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数学“常态课”中关注“高效课堂”

 

【作者】 罗劲周

【机构】 四川省青川县茅坝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各种各样的优质课、示范课“粉墨登场”。虽然这些课程对于新课改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从课堂时间还是模式上来说,常态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甚大。特别是农村小学一般有超过90%的时间都是以常态课学习为主。于此,笔者提出了常态教学下的高效课堂策略,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和改进:其一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其二集体备课是成就高效课堂的盟友;其三上课是践行高效课堂的主阵地;其四课后反思是完善高效课堂的后续。在探索过程中也证实了常态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回归,也是课堂教学本色的显现,这样的教学回归了原点——课堂价值,回归了本体——课堂学习,回归了落点——学生发展,让生命课堂的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常态教学 高效课堂 提升质量;
【正文】 

常态教学体现的是一个教师正常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事先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孩子的实际水平有透彻的了解,在满足孩子对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认真有效地教学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的课堂。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相关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旨在提升常态化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学也一样,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明晰所教学科,所教学段,教学效果才能突出。因此,教师课前准备应把握住以下这“四有”,才会上好日常的每一课。一是胸中有纲,即课程标准;二是胸中有本,即数学教材;三是心中有人,即课堂主人“学生”;四是手中有法,即教学方法。

二、集体备课是成就高效课堂的盟友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 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而当众多个体都能有对教材的个人感悟并取长补短时,那么,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也就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就从根源上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问题,因为课堂教学的最根本问题说到底就是教什么的问题。集体备课要达到务实高效,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高度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应当明确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构建高效课堂,从而赋予集体备课应有的认识高度。

二是形成集体备课的规范程序。集体备课应由设计、交流、反思等过程组成,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交流与反思。具体来说,集体备课的过程分为:主备人设计——备课交流——形成个案——教后反思四个阶段。规范集体备课的过程,凸显“突出个人感悟”“明确讨论问题”“强调责任意识”三种意识,将使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也才能使利用集体的智慧,构建高效的课堂成为现实。

三、上课是践行高效课堂的主阵地

高效课堂不能成为一种口号,一种运动形式。我认为,必须落到教学的实处,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成为积淀高效课堂的左膀右臂。一是复习要有针对性。复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不能单纯地你问我答,走形式;二是新授要讲究方法,要有针对性。高效课堂不能赶着凑热闹;高效课堂不能强求十全十美、

上课时,有的教师害怕出错,更害怕学生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硬是要把学生拉到自己设计的思路上来,脱离不了教案和课件的约束,一切按程序操作。我觉得这样是没必要的。师生差别的外在表现是接受知识时间上的差别,而思维的灵活性还在于孩子。我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千万别担心学生把你难住了。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一起去解决问题,能让大家获得学习的乐趣。课堂设计只重视知识本位没关系,可怕的无效课堂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把发言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一道题提倡一题多解,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课后反思是完善高效课堂的后续

教学设计的科学与否,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也常常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乃至教学内容。“学而知不足,教而知改进”,因此,教后反思就成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水平的又一重要环节。

写课后反思,不能做成教案的重复记载。把令自己兴奋的一瞬写下来,把孩子的奇思妙想记录在册,把我们共同突破难题的巧妙解法写下来,把我们生活中与数学有联系的东西保存下来。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以我们静宁的特产苹果引出例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先学后教,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讲解,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给他们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叶澜教授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话很有道理。

总之,强调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常态课堂教学的时效,关注教学的设计与改进,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黎奇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刘加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3/10/17
  • 【点击频次】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