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培养自学能力应是数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作者】 李世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校

【摘要】 数学教学若要真正发挥在学生成长中的奠基作用,就必须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用为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在日常教学中予以落实。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培养 目标;
【正文】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这样一个奠基学科,要培养出立于竞争社会不败的合格建设者,那就要担当起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之大任。而在平时数学研讨中,可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计里显然没有这个内容。这就说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不是教师有意识地的教学行为。我们知道,使学生学会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长期培养贯之。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数学教学若要真正发挥在学生成长中的奠基作用,就必须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用为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在日常教学中予以落实。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起学生想学

学起于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用现代专业的教学术语那就是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自然会激起探究思维和探究行为,主动为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想方觅策,表现出“我想学”的积极性和“我要学”的强烈动机。为达到此目的,在平时教学中,我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而进行的,用情境中的“不和谐”因素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运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提问题: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拾得一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注重诱思导学,促进学生乐学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点明了质疑在学习中的作用,同时也告诫教师要启发教学,注重诱思导疑,让学生疑处生思。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诱思导学更有重要作用。因为不但能激发兴趣,更能激发潜能,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最近发展区”得到激活,为顺利建构知识、同化知识作为铺垫。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探究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给自学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学也强调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我们知道,一个知识点只能解决某一个问题,而一个方法可解决一类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而不是“随意翻翻读读”。试想,学生在数学自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布置给学生自学内容,没有相应指导和方法引领,学生能达到学习要求吗?大多数学生在自学时,只能走马观花,既找不到学什么,又找不到怎样学。“无的放矢”,只能“白了少年头”。所以,我认为,又特别是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通过这样引领,学生自然就会有了方法,变学会为会学了。

四、开展分层训练,促使学生善学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不可能“同步走”或“一刀切”。新课标说得好:“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过程中,不同学生习得方法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只好开展分层训练,促使不同层面学生慢慢由学会到会学到善学,逐渐撑握学习方法和要领。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进一步激发学习信心。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具体到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适与学生实际水平,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曹操说到就到”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长远目标,从平时做起,从细节做起,以兴趣激发为突破口,以方法引领为着力点,注重过程,重在引导,激励督导并行,才能使他们主动性化为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师佳,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和方法,2009年。

[2] 骆建军,小学数学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2010年。

[3] 李丽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自学能力,2010年。

  • 【发布时间】2013/9/17
  • 【点击频次】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