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 黄 鹏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吉林四平市第十三中学

  纲要(试行)》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利用写作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低,是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到自主写作学习和自主进行有效的写作活动的正确方式。以应用文写作教学为示例,应用文是现实生活常用的实用性写作体裁,它可以是简单的会议记录、总结、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说明书等形式。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方式,可以先让学生们阅读如新闻的调查报告等文章,然后指引学生们提炼文章的中心,剖析应用文写作的要素,分析应用文写作的线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选择应用文的几种体裁中的一种,按照自己可以搜集到的资料,参照它们的写作方式和格式,选择相应的主题,写作一篇应用文。比如说,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联系,让学生们选择一种产品,要求他们写一篇产品的说明文。由于产品说明文涉及到产品本身的知识和其它相关的内容以及写作中要运用到的写作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他们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开发潜力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1)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我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一节课一篇文言文就在学生的问、读、思、议中轻松的完成了。后来我总结真正的一节好课应该是让教师自己觉得时间过得快,自己轻松,而学生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问、读、思、议,使学生在问中有所疑,在问中有所思,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到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落,使学生在议中充分得到共同提高。

  (2)在课堂上注重激励评价。

  激发兴趣,树立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也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示意,一句极平常的温馨话语,都会在学生内心荡起涟漪,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总而言之,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只能起引领,启发的作用,我们当老师就是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三、从不同角度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5/1/14 17:10:57
  • 【点击频次】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