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江一斌
【摘 要】 初中语文课堂应是灵动的、活力四射的、动态的、多样的生命课堂。师生应共同在课堂品味母语的优美,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所以,语文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课把握主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激发学生情感,训练学生求异思维,挖掘教材空白,课后布置作业,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 教学效率;激发情感;求异思维;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活力四射的、动态的、多样的课堂。师生共同在课堂品味母语的优美,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课堂上,教师激情飞扬,学生精神饱满,这样的课堂才会既活跃又充满生机,教与学都达到高效。要想得到这样的课堂效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课前的预设中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具活力。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前要认真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了,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讲课要把握主次
讲课过程中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理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时间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的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本人在教《孔已己》一课时,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评价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感情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本人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毛泽东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本人课前精心制作课件,其中就有一段解放战争视频。导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长达两分半钟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视频,激烈的战斗场面,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渡江速度,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讨论,都赞叹解放军的英勇顽强,势不可当。接着本人顺势导入课题,开始了课文的学习,此时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很高。这就是创设情境导入的功效: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教学《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巧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可针对所讲内容,巧设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分析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吗?爸爸的花儿落了,我怎样了?等等。
(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与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内涵。
(五)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初中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五、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学《芦花荡》这一课时,讲到老头子智歼鬼子这个情节时,本人这样问道:“老头子为什么张皇失措?”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老头子假装引诱敌人上当。”有的说:“老头子很机智”。有的说:“老头子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本人就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了肯定。
???此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本人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本人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自己的教学呢?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本人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六、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如在教完《石壕吏》这一课后,本人启发学生:老妇人被抓去应征后,情况怎么样了呢?你能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吗?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被应征的人苦楚的角度说的,有从官吏巡视的凶狠的角度说的,有从敌人凶残角度说的,还有战争场面的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七、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自己思考
每学完一篇课文应该合理布置一下作业,提出一两个开放性的问题。作业量不用太多,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形成自己的观点,让自身的感性思维得到相应的开发,同时也督促学生加强对相关词句的复习和巩固,以便每学一篇课文,就学到新的词语,加深对词语的印象。
以上是本人长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关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方法和见解,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陈毛美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山西《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000.6
[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董正春《教育教学论坛》杂志13年9月22日
[4]《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试验》王福湘《教育教学论坛》杂志13年9月5日
[5]《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季兰芹
[6]《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牛文杰
- 【发布时间】2015/1/15 10:00:00
- 【点击频次】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