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
新疆巴州博湖县第一小学 赵秋林
【摘 要】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极其弊端不断凸显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是一个针对性极强且创新空间很大的命题,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视角去审视,在教学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行为习惯到模式和方法,都是创新的重要环节和巨大空间。作为处在教学前线的教师,关键是要找准找好适合学校条件、综合性资源以及自己特点的切入点,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理性思考
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即使是小学数学中,也有诸如概念、性质、法则、符号等,都是抽象的结果。数学的抽象是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定的抽象特征。小学生又是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渐近阶段。加上传统教学方法固有的单一性、枯燥性,整个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缺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且根据知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一点个人粗浅之见。
一、从营造教学氛围入手,课堂教学由沉静型向活跃型转变
让课堂活跃起来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我们就在课堂教学中,一是采取教师的直观演示,如实物、图片、教具和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二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学生感官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用触摸得到的实物让学生从表象上感知所要学的知识,如通过摆积木、垒砖块、叠纸盒等方法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三是学生的角色扮演等形式,如在余数教学部分,我们就用分小玩具、分泡泡糖、分水果或分小棒等游戏活动(如7颗糖果平分给3个同学),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感观活动来增强和丰富学生的表象,从而懂得了余数及其相关的知识。
当然,活跃课堂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得轻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提高相应的素质,这一目的不能偏离,无论是教学程序还是具体方法,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爱好和需要,采用现象生动、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活动方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尤其是在主动积极参与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采用这种活跃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了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通过激发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许多问题是超出了数学的知识)——寻求答案等环节,自然就学到相关知识,毫无疑问,是在活跃而愉快的城郊中拓宽了知识面。
②培养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较之原来学生被动听教师灌输、被动地做课堂作业、被动回答老师提问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一堂课一开始就就与老师在同一平台上并获得了主动地位,其心情、兴趣、情绪、思维都处于放松而兴奋状态,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同时,也在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从生理和心理去观察,还是从成长环境和现代教学规律去分析,“动态十足”是小学生群体的明显特征。用陈旧的静态方法向他们灌输知识,是违背现代教学规律的。而用宽松的场景、活跃的氛围、轻松的活动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能能起到“双轻”(教和学都轻松)“双效”(教和学效果都好)的巨大作用。
二、从教学教法入手,课堂教学由平面方法向“立体”方法转变
要利用现代教学,必须解决一个长期“横”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教学方式的模板化之矛盾。一个班的同一科成绩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统一的、单一的、僵化的模式去教学,其成绩是很难从整体上根本上提升的。所以,我们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管理必须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对此,我们采用的两种可行的方法,即①课堂双向互动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先是找到切入点,老师提出一些与当堂课有密切关系的学生动一下脑筋又能回答的问题。同时又由学生提出一些生活或学习相关的问题由老师来回答,还可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对此,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很强,回答问题争先恐后。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使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乘法时,选一些同学扮成几棵树(形象逼真,需要自制的简单道具),每只树上有几只小鸟,从而轻松地学会了乘法……又很愉快地懂得了相关的环保知识。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导入法是十分奏效的。②教室内外衔接法——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责任感是全世界人民所重视的良好道德品质,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责任感重要性所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主要一个方面,用列宁的话说,培养青少年对社会的责任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用传统观点来看,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德育课的内容,应由德育课老师去完成。其实这是我们所以教师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但又能枯燥的说教,我们就将数学的加、减、乘、除内容巧妙地贯穿这一活动中,第一步要学生先用7天时间搜集统计出自己家中每一天产生的各类垃圾的大概重量和体积;再分别乘以逐步扩大范围所产生的垃圾量:第二步用生动的课件在课堂观看全国垃圾方面产生的问题;第三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知名办?惊人一致的认识是自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这方面一定帮助别人,有的学生还提出欢很好的建议。通过这种课堂内外结合的活动,既较好地学习了相关章节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③科目相互渗透法。学校开展的一个活动(或专门设计一个活动),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而获得不同的知识。如结合学校开展的的“环保教育”、植树造林、科技竞赛等等活动,以这些活动以及各种节日为契机,语文、数学、德育等不同科目的老师,都从这项活动中找准找好与自己所教科目相关的“切入点”很轻松地进行情景式教学,使学生在兴趣中轻松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脑动手能力。尤其是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学生利用假期清理自家门前的小广告,捡拾草丛中的垃圾的实践。既在在活动中培育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又从亲身的体验中学到了不同科目的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
三、从教学理念升华,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
我们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高高的讲台上口若悬河、独家鸣放甚至是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眼巴巴地被动地端坐着听,任凭老师单向地满堂灌。而学生的身、心都处在教学活动的“圈”外,完全处于“静”的状态,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动态中来,即便是老师提问或抽问,也只是偶尔为之。所以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在老师太强势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根本就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深究个中原因,最根本的还是教学理念出了偏差,进而泛显在教育体制层面上,从根本上转变这种理念已成为必然。
而“生本教育”就是颠覆沿袭多年的上述陋习,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学理念上的体现,“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陈旧的唱“独角戏”,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可见这种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才是真正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 【发布时间】2015/1/15 10:03:44
- 【点击频次】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