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 李丽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研究》(2013ZZ043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广西百色祈福高中 李丽平

  【摘 要】 目的: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少数民族地区百色市贫困高中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高中贫困生分别在偏执因子和适应不良因子上存在差异(t =-2.12,P 0.05)(t =-2.33,P 0.05);②不同性别高中贫困生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t =-2.93,P 0.001);在抑郁因子上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t =-4.65,P 0.001);还在焦虑因子上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t =-3.83,P 0.001);③受资助与非助高中贫困生在心理不平衡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 =-0.36,P 0.05)。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除敌对因子均分小于2.00外各因子均分都在2.00——2.99之间;不同性别高中贫困生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因子上存在差异;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是否受资助因素上无差异。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方面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高中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中贫困生的面积还是非常的大。面对高中贫困生群体,不断加强资助资金的投入是必须,同时也应该对这一群体给予心理上的支助。曾有报道显示,我国青少年16.79%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高中生为18.79%[1]。同时有流行病学研究报道,高中生抑郁和焦虑的流行率分别为45.41%16.90%[2]。在这样的数据面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是让人担忧,同时开展专业的调查和研究也显得非常的毕业。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研究相对较少,本次针对高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目的就是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了解受资助与未受资助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为更好的开展针对和服务高中贫困生的各项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群体随机抽样法,从百色市21所高中中的贫困生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974份。回收率为92.7%。其中男生375人,女生599人;受资助870人,未受资助10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是由王极盛编制。该问卷共60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0.87之间[3]

  1.3 施测过程

  采用以上量表,以学校为单位,团体测试方式进行,指导语统一,主试人由受过统一培训的专兼职心理教师担任,要求被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当场填写完成并交卷。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的敌对因子分低于2.0分,表示不存在问题;但其他9个因子分都在2.02.99分之间,说明在这9个方面都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表1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结果各因子均分

  2.2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偏执、适应不良两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和焦虑三个因子方面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因子中不存在差异性。

  表2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s)

  P<0.05   P<0.001 **

  2.3 受资助与非资助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受资助与非资助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心理不平衡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9个因子中均为存在差异性。

  表3 受资助与非资助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x±s)

  P<0.05   P<0.001 **

  3 讨论

  3.1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此次的调查结果,敌对因子分最低,在2.0分以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普遍认为贫困生会因为抱怨自身环境、经济等客观因素而产生较高的敌对问题困扰。这一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在这一方面状况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得意于百色市各个高中开展感恩教育,红色教育等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所做的努力。秦启庚等人使用YG人格测验对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贫困学生中具有情绪不稳定、退缩、消极、孤独、人际敏感等 人格特征的E型性格占有很大比重[4]。刘浩强等人(2004)的研究也发现,在青少年中,家庭经济状况差经常和适应功能差、容易抑郁等行为表现有关[5]。本次调查其他各个因子分都在2.02.99之间,与他们的调查结果相似。但数据表示存在轻度问题,这些普遍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得以改善和消除。最高的因子分为情绪不平衡,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的身心矛盾多、情绪不稳定的阶段。其他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在高中生人群中约有1/3高中生的情绪处于不良状态[6]68%的高中生情绪波动性大[7]。这些也说明了这一数据。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有效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3.2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男生与女生在偏执和适应性不良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这些因子中,女生分都高于男生。造成这一情形的原因有:因为经济条件窘迫的青少年学生会更容易形成孤僻、内向、自卑的性格。又因为男生与女生在情绪知觉、自我情绪方面优于男生[8]。所以女生性格上会较男生更偏于内向、孤僻、自卑、敏感,这就会使她们较男生在人际上产生更多的紧张和不适应感。可是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都渴望通过人际交往交流和宣泄自我内心情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也希望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同辈的肯定和接纳来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但由于以上原因这些需求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焦虑、抑郁、偏执分就会比男生的高。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重男轻女的陋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多数都曾是“留守儿童”。一些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学健康存在性别差异,但认为男性好于女性[9]。这启发我们需要对贫困生进行分性别的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

  3.3  受助与非受助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在心理不平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很容易理解,同时都是贫困生,由于名额限制、施助实施者的人为因素设置了相关条件等,使得部分贫困生未能及时的获得资助,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未获得受助的学生带心理不平衡感。且由于此次实施测评时间刚好在该学期的第一次贫困生施助后一周,这就更能体现该数据的真实性。所以非受助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应该及时收到关注并实施。

  参考文献: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2]及苏虹,王保金,陈卉鸣,等.2462名青少年焦虑自评量表测查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2):75-77.

  [3]赵凌燕.中学生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

  [4] 秦启庚,王新法.贫困优秀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

  [5] 刘浩强,张庆林.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6]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学,1997,203):235-238.

  [7]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22.

  [8] 吴佳佳,李礼,等.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及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4,12(2):99-101

  [9] 刘伯桥,王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10-212

  • 【发布时间】2015/1/14 17:06:47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