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和谐发展
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和谐发展
贵州省玉屏县印山民族小学 郭 胶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要做宽容的倾听者;也要做一个诚实的赏识者;还要做平等的合作者;更要做学生个性的促进者。
【关键词】 小学语文;和揩发展;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和思维过程,及时地吸取学生传输的信息,迅速地“筛选、触发、拨动,使信息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的发展,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这样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宽容的倾听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总因为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说来话语与思维,使课堂交流敷衍了事。只有授予与接受;实际上课堂教学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课前的预设,给予教师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教师应该深造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兴趣和思想,学会宽容地倾听,在师生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抱一份意外的惊喜,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他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不要强求统一。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当学生通过与本文对话,知道贝多芬被盲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热爱音乐而且体贴和懂事感动了,情不自禁地走进去为她弹奏曲子,引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终了,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曲吧。”这些话后,请学生提出疑问,很自然,学生提出了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贝多芬为什么再给盲姑娘弹一曲?等问题,这就是本课时中预设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读书学习。在课外,老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学科的有心人,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去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为此,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我们做宽的倾听者,更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二、新课程中教师做个真诚的赏识者
赏识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赏识者,充分相信,释放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进行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致具体的即时评价,促进和谐的课堂生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又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读懂了兄妹俩的对话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当他听到兄妹俩的这段对话后,昼是怎么提高的?”这时,若有学生站起来说:“这位姑娘眼睛瞎了而且家里很穷,依然热爱音乐,我真忍不住想进去为她弹一曲。”这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你真是一位有爱心的贝多芬!”在教师的鼓励、赏识下,学生纷纷从贝多芬的切身体会出发,发表贝多芬的许多想法:“我怎么能对一位这么热爱音乐而又无法实现画愿望的姑娘视而不见呢?”“让我进去帮她实现这个强烈的愿望吧!”……教师的赏识在这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更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而且突破本课学习的重点,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善于做平等的合作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展,民主对话,是促进课堂生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轻松愉悦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将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动态发展”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新课程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平等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这一点教师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得相当出色,在新课标教学中,要求老师扮演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的角色,巧妙地处理和谐课堂的生成,若按常规的课堂教学——学生听老师的讲述,学生是无法体会自己灵动生命体的意蕴。教师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内心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课堂教学必须突破“教案剧”的影响,走向“动态发展”的创造舞台,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充分表现,进而达到极致。
四、新世纪教师做学个性的促进者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存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因此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学中,常会有许多意料不到的现象产生。每一种现象都代表着不同学生的个性,它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课堂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促使极因素生成有利课堂教学的新源,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例如学完《林海》一文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兴安岭的一些美丽图片,介绍大兴安岭的情况。然后引导,欣赏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之后,提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想怎样留住美丽的瞬间……?又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基于学生没有形象感知课文的原因,教师精心预设图文对照,以指导朗读感受黄山奇石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上课时,让学生交流留下深刻印象的奇石,若教师无意间发现有学生在画奇石时就灵机一动,对全班同学说:“某某同学用画来表达他对奇石的喜爱之情是多么好的创意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刻学生肯定会活跃起来,一定会有说想编故事,有的说想当导游……此时,教师毫不犹豫的决定,把说教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合作学习——两人一起画画,三人一堆讨论,四人围坐讲故事……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写写、画画、讲讲唱唱、各自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沉醉于美的境界之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
总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转变角色,促进课堂的和谐发展,教师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和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和情趣,充满挑战和创新。
- 【发布时间】2015/1/15 11:50:34
- 【点击频次】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