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把人文精神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
【关键词】 ;
【正文】
现在语文教学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大削弱了语文的功利色彩,从而还语文以”人文”的本来面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现代语文教学应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那么,在实际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和实施?是语文教师要去探究的课题。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了有关的研究和实践。
一、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为人、治学态度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形成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人格力量作用。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在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中,无时不在以其自身的素质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创造精神、个性语言都产生着深刻的教化作用。这种影响力是自然的,非强制性的,但作用是长远的,深入人的心灵底层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美,从而成为学生尊敬的榜样。
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美、人性美。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文意识联结作者的人文意识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课文中发现并把握作者的人文意识。平时应多读些名家作品和名人传记,相互促进,深入分析。只有对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轨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分析作者人文意识的能力。同时要深入思考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经过不断思索,才能获得丰富的想像力,才能把自已的意象世界和作者的意象世界联结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再次,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不能让学生通过心灵去感知作品的人文意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找到自己与作者情感的切入点,并能因课文而动情,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以此为动力展开备课和授课活动。人文意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情感力量,学生情感一旦被课堂上声情并茂讲授所感染,便能达到激情的目的。在教学中如不能动情,那么人文意识就会失去让人动容,使人深思的光辉,只有在情感中显示的人文意识才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要把学生引导到人文意识的情境中去,就会产生一个情感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自己先动情,才能带动学生动情,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力量,使其情感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社会历史景观和人类人文思想,是展示人类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继承前人道德文明的一个窗口,我们要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实例,渗透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语文的人文因素,把育人与学文结合起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构建功能,课标教材、文学作品占绝对优势。从教学层面上说,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本解读导向,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切身体验,从文化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建设人文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标教材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富有文化内涵。教材中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贵的人格品质,美丽宽广的自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渗透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德智体美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学学习《醉翁亭记》时,除了要让学生领略其中描写的幽美秀丽的风光,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外,还要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探究欧阳修的思想内涵。这个为人所不知的太守之乐究竟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得出结论,即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进一步深入,联系上一篇文章《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古人尚有怜恤天下百姓,“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那么今人又该如何呢?再次讨论,让学生发言,以激发他们树立一种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一堂美文欣赏课,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走人文教育之路,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积极创新”学教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把人文精神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
新疆第六师新湖一中 吴秀琴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在潜意识里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点,即语文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文化底蕴严重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知识和能力,而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说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而人的素质培养不能离开人文精神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文学科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现在语文教学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大削弱了语文的功利色彩,从而还语文以”人文”的本来面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现代语文教学应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那么,在实际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和实施?是语文教师要去探究的课题。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了有关的研究和实践。
一、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为人、治学态度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形成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人格力量作用。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在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中,无时不在以其自身的素质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创造精神、个性语言都产生着深刻的教化作用。这种影响力是自然的,非强制性的,但作用是长远的,深入人的心灵底层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美,从而成为学生尊敬的榜样。
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美、人性美。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文意识联结作者的人文意识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课文中发现并把握作者的人文意识。平时应多读些名家作品和名人传记,相互促进,深入分析。只有对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轨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分析作者人文意识的能力。同时要深入思考作品的思想内容,只有经过不断思索,才能获得丰富的想像力,才能把自已的意象世界和作者的意象世界联结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再次,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不能让学生通过心灵去感知作品的人文意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找到自己与作者情感的切入点,并能因课文而动情,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以此为动力展开备课和授课活动。人文意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情感力量,学生情感一旦被课堂上声情并茂讲授所感染,便能达到激情的目的。在教学中如不能动情,那么人文意识就会失去让人动容,使人深思的光辉,只有在情感中显示的人文意识才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要把学生引导到人文意识的情境中去,就会产生一个情感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自己先动情,才能带动学生动情,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力量,使其情感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社会历史景观和人类人文思想,是展示人类文化的窗口,也是我们继承前人道德文明的一个窗口,我们要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实例,渗透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语文的人文因素,把育人与学文结合起来,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构建功能,课标教材、文学作品占绝对优势。从教学层面上说,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本解读导向,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切身体验,从文化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建设人文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标教材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富有文化内涵。教材中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贵的人格品质,美丽宽广的自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生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渗透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德智体美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学学习《醉翁亭记》时,除了要让学生领略其中描写的幽美秀丽的风光,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外,还要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探究欧阳修的思想内涵。这个为人所不知的太守之乐究竟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得出结论,即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进一步深入,联系上一篇文章《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古人尚有怜恤天下百姓,“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那么今人又该如何呢?再次讨论,让学生发言,以激发他们树立一种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一堂美文欣赏课,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走人文教育之路,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积极创新”学教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布时间】2015/1/25 16:39:40
- 【点击频次】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