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
【正文】
一、用真挚的师爱感动学生。
“没有真挚的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灵魂的人,他们渴望老师的关爱与呵护,因而老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使师生心灵相容,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记得去年的冬天,我班一位学习成绩不错,性格活泼的学生苏比努尔,有几天突然变化很大,上学常迟到,听课心不在焉,作业不认真完成,下课闷闷不乐的,常独自坐在座位上不和同伴玩,我几次找她谈话,可她总是含糊其辞的应付我,我感觉到孩子肯定是遇到难题了,于是我打电话与家长取得了联系。
电话中,她母亲向我哭诉,原来她父母刚离婚,她和妹妹判给了爸爸,可爸爸因为在外地做生意,无暇顾及她们,就把她们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家庭的变故给这个女孩带来很大的打击,了解到这一切后,我就注意经常多关注这个孩子,为了与她多接触,我和他一起步行上下班,在路上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交流,让她理解父母,学着接受现实、、、、、慢慢地,她的脸上又有了笑容?课间又可以看见她快乐的身影了,她在练笔中写道:“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我爱您!”
二、换位思考,包容学生体现爱。
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班主任应具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悉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会换位思考,包容学生的“过失”。
在三年级时,一次学校刚给贫困学生发放完饭票,一下课,就有学生告诉我她的饭票丢了,我觉得这事有点蹊跷,拿到饭票后她一直没出去,我摸了一下她的口袋是个直口袋,饭票不应该掉出来,在询问了一阵后,我就留心观察她座位旁边的几个人,发现一个女孩“特积极”的为我“分析”。于是我断定了答案,当时我没声张,装作这是就这样不了了之,放学后,把那个女孩留在最后“帮我锁门”时侧面询问,这一下她原本就很紧张的神态表现的就更不自然了,没一会就招了,原来,下课后她趁大家挤在一起玩时就悄悄把手伸向了饭票,面对我,她一遍一遍的向我保证,请求我别告诉任何人,在对她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后,我又找来她的父亲交流这个问题,她父亲当时十分生气,就想动手打她,说她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我告诉她父亲,作为一个孩子,能“光明正大”的把手伸进别人的口袋性质是很恶劣的,但光靠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她物极必反,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于是我们同时对她采取攻心术,悄悄找她谈话,告诉她老师和父母对她的期待,表示理解她的一念之差,会原谅她。后来事实证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包容学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理解、尊重学生是真爱。
多数教师会对聪明勤奋的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偏爱有加,其实?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的是那些“顽皮不化”“情绪化”“低能”的暂时落后的孩子,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有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班里的刘成明是一个特别热爱劳动但学习成绩特差的孩子,由于基础的薄弱,他对学习早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家长也因爱莫能助而听之任之了,时间久了他的成绩可想而知了,只是机械应付,但我抓住其闪光点——热爱班级,就经常在班里表扬他,并以此为由,推选他在建队日时当了少先队员,这可是他多年的心愿?,要知道,班里的非队员已经很少了,慢慢的我发现他在学习上认真了,能按时交作业了,虽然写得很糟糕但是毕竟是一个进步呀,一次聊天中,他对我说:“老师,我也一直想学好,可我基础差,父母又没文化帮不了我,我害怕别人笑话我,也不敢问别人题,有时我都不想来上学了……”这是一个孩子的内心独白呀,听起来多可怕,疏忽中,我们差点毁掉一个幼小地心灵,我在自责,怪我们老师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一直认为他是因贪玩不爱学习才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平时没有多关心他,从那以后,他的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他从一个厌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是老师理解与尊重基础上的爱在孩子的心里已生根发芽了。
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用爱来与之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用爱来塑造,让他们在老师细致无私的爱中羽翼渐丰,茁壮成长,他们的明天就是最的未来,他们的睿智就是祖国富强的根本,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就从孩子抓起,用爱心放飞我们的希望吧!
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德育管理之点滴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 马 健
班主任工作零零碎碎,千头万绪,面对四十多个各具特色的小脑袋,要想让他们规规矩矩的听话,那可是要颇费一番心思的,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我担任班主任的期间,一直遵循着这句话去做,也正是用师爱来塑造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同时也收获着信任、尊重和感动。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智慧与情感的共鸣,是师生之间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
一、用真挚的师爱感动学生。
“没有真挚的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灵魂的人,他们渴望老师的关爱与呵护,因而老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使师生心灵相容,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记得去年的冬天,我班一位学习成绩不错,性格活泼的学生苏比努尔,有几天突然变化很大,上学常迟到,听课心不在焉,作业不认真完成,下课闷闷不乐的,常独自坐在座位上不和同伴玩,我几次找她谈话,可她总是含糊其辞的应付我,我感觉到孩子肯定是遇到难题了,于是我打电话与家长取得了联系。
电话中,她母亲向我哭诉,原来她父母刚离婚,她和妹妹判给了爸爸,可爸爸因为在外地做生意,无暇顾及她们,就把她们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家庭的变故给这个女孩带来很大的打击,了解到这一切后,我就注意经常多关注这个孩子,为了与她多接触,我和他一起步行上下班,在路上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交流,让她理解父母,学着接受现实、、、、、慢慢地,她的脸上又有了笑容?课间又可以看见她快乐的身影了,她在练笔中写道:“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我爱您!”
二、换位思考,包容学生体现爱。
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班主任应具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悉心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会换位思考,包容学生的“过失”。
在三年级时,一次学校刚给贫困学生发放完饭票,一下课,就有学生告诉我她的饭票丢了,我觉得这事有点蹊跷,拿到饭票后她一直没出去,我摸了一下她的口袋是个直口袋,饭票不应该掉出来,在询问了一阵后,我就留心观察她座位旁边的几个人,发现一个女孩“特积极”的为我“分析”。于是我断定了答案,当时我没声张,装作这是就这样不了了之,放学后,把那个女孩留在最后“帮我锁门”时侧面询问,这一下她原本就很紧张的神态表现的就更不自然了,没一会就招了,原来,下课后她趁大家挤在一起玩时就悄悄把手伸向了饭票,面对我,她一遍一遍的向我保证,请求我别告诉任何人,在对她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后,我又找来她的父亲交流这个问题,她父亲当时十分生气,就想动手打她,说她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我告诉她父亲,作为一个孩子,能“光明正大”的把手伸进别人的口袋性质是很恶劣的,但光靠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她物极必反,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于是我们同时对她采取攻心术,悄悄找她谈话,告诉她老师和父母对她的期待,表示理解她的一念之差,会原谅她。后来事实证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包容学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理解、尊重学生是真爱。
多数教师会对聪明勤奋的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偏爱有加,其实?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的是那些“顽皮不化”“情绪化”“低能”的暂时落后的孩子,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有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班里的刘成明是一个特别热爱劳动但学习成绩特差的孩子,由于基础的薄弱,他对学习早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家长也因爱莫能助而听之任之了,时间久了他的成绩可想而知了,只是机械应付,但我抓住其闪光点——热爱班级,就经常在班里表扬他,并以此为由,推选他在建队日时当了少先队员,这可是他多年的心愿?,要知道,班里的非队员已经很少了,慢慢的我发现他在学习上认真了,能按时交作业了,虽然写得很糟糕但是毕竟是一个进步呀,一次聊天中,他对我说:“老师,我也一直想学好,可我基础差,父母又没文化帮不了我,我害怕别人笑话我,也不敢问别人题,有时我都不想来上学了……”这是一个孩子的内心独白呀,听起来多可怕,疏忽中,我们差点毁掉一个幼小地心灵,我在自责,怪我们老师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一直认为他是因贪玩不爱学习才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平时没有多关心他,从那以后,他的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他从一个厌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是老师理解与尊重基础上的爱在孩子的心里已生根发芽了。
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用爱来与之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用爱来塑造,让他们在老师细致无私的爱中羽翼渐丰,茁壮成长,他们的明天就是最的未来,他们的睿智就是祖国富强的根本,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就从孩子抓起,用爱心放飞我们的希望吧!
- 【发布时间】2015/2/15 17:08:16
- 【点击频次】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