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

 

【作者】 朱桂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

 

吉林省辉南县第五中学 朱桂艳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生物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丰富学生实验情感内容
  我国著名无机生物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生物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生物实验在生物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生物实验在生物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总之,生物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物,积极探究生物的奥秘,形成持续的生物兴趣,增强学好生物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生物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妙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1.展示生物学美学特征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生物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
  3.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生物教学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生物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

 

  • 【发布时间】2015/3/15 11:57:29
  • 【点击频次】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