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释数学课中学生的直觉思维
浅释数学课中学生的直觉思维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初级中学 王增德
【摘 要】 思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的重要方式,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实质的思维,在研究性学习中直觉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获得新发现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学会运用跳跃思维,直接把握问题实质,以及通过鼓励学生对数学美的感悟等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关键词】 数学;直觉思维;智力培养
由于形势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的数学课,都是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再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相应的我们老师设计好了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眼中是听话的好学生。可是他们一旦遇到从没有接触到过的新问题,就会无从下手,只有尽量的往以前接触过的问题上去想,有时会不免把问题更改,而变更问题,与问题的原意大相径庭,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下去,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数学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使得数学成绩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些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很好,而一到中学,就一落千丈,以至于我们学生一到中学对数学就会产生一种不厌倦心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够全面,我们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注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数学直觉能力的培养不够。直觉力,在数学学习上有时有很大的作用,我们都听说过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老师让学生计算“1+2+3+…+99+100”,如果按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一个数一个数的加起来,让学生得到惩罚,而高斯由于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用了老师所没有教过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可否认,高斯是一个天才,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对数学的直觉能力,在我们的学生中,也不乏有些学生有些这样的直觉。
对于数学直觉的概念的界定,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比较准确: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我们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某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没有进行思考就会想到它的解决方法,就是全凭一种直觉,当然,直觉不一定正确,但它给了我们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树立了信心。而数学直觉,它来源于直观和直感,而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通过各种感觉器观直接获得的感觉与感知。
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有下面三个特点:
(1)便捷性
直觉思维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的触及到事物的“本质”。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
(2)独创性
现行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的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伊恩.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凯库勒发现苯分了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3)自信力
现实证明,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资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其二是来自数学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笔者的观点是,兴趣更多来自数学本身。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高斯的故事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对有限的直觉也半信半疑,不能从整体上驾驭问题,也就无法形成自信。
当然,如果没有过硬的基础知识,也就不会有数学直觉意识的形成,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就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即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
此外还有,在教学中,各种教具的应用也可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感官地去认识事物和现象,同时锻炼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的能力,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事物表象,从而提高直觉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慧英,梅智超编著,现代数学思想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数学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探讨》
[3]《苏霍姆林斯基论情感的培养》
[4]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发出版社,1986
[5]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运用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 【发布时间】2015/3/30 23:00:34
- 【点击频次】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