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减负”后的学校体育

 

【作者】 班福祥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减负”后的学校体育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二小学 班福祥

 

  【摘 要】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宏观要求,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许多配套文件,政策引导力不断加大。体育课是学校课程学科之一,“减负”以后,该课程放在学校教学上的什么位置,是否也需要“减负”?本文浅析了“减负”后,学校体育应如何开展,才能使学生在“减负”后,活动有所去处。
  【关键词】 中小学生;学校体育;减负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教育部拟定了中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这对未成年人来说,减轻了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埋在书堆里。社会各界也认识到减负的重要性。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少重复机械的作业,同时也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负”措施。
  然而,体育却被人们关心甚少。“减负”以后,作为学校体育要做些什么?需要不需要“减负”?根据教育部新拟定的“减负”十条规定的精神,特别强调了这方面:“要求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操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强调:“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这样的形势下,怎样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值得我们去深思。为适应“减负”新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是扮演着什么角色,学校体育就需要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
  一、学校体育的改革
  1.“减负”后,体育教学应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要求,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重点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同课外运动锻炼的相互衔接,着力增进学校、家庭、社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密切配合,坚持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能力,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2.“减负”后,体育教学更要讲究整体改革,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健身学的原则和规律,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措施,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纷纷把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劳动力竞争力作为国家战略,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然成为衡量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国家现有及潜在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在美国,小学一至四年级只有“体育”与“交际能力”作为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内容。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的来到,“终身体育”,“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全党和全社会已把青少年一代体质健康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已逐渐凝聚起强烈的教育改革动力,我们要在小学生中注重体育的意识,让学生把体育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三、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构成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的一种心理因素,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优先参与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也是推动人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最活跃因素,对激发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提高锻炼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感兴趣并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 激发学生的间接体育需要;
  2. 更新教学模式和方式;
  3. 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4.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获得运动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5. 尊重和爱护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
  6. 观摩比赛,扩大视野,提高学生体育欣赏水平和锻炼欲望。
  四、体育活动的开展
  “减负”作业量减少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支配的空间,虽然学校有了电脑房,图书馆,但社会上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场所极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学校应该拓宽学体育活动渠道 ,除正常的体育课外,还要进行大课间操的活动,使学生体质获得全面增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到“学会了”的愉快,“提高了”的欣慰,“成功了”的喜悦,“增长了”的兴奋,“获得了”的开心和自豪,使学生在大课间操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了“以体育德,以体促智,以体陶美,以体培劳”的目的,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使学生在大课间操活动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打下基础,充分发挥体育功能,也让学生“减负”后有所去处。
  参考资料: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2]学校体育卫生研究,黄小鹏主编—2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 【发布时间】2015/3/30 23:02:53
  • 【点击频次】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