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构建创造性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艾礼益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构建创造性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贵州省独山县第二中学上道分校 艾礼益

 

  创新能力是指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未来的世纪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际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课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努力为学习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能自主参与,积极思索。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学会交流
  英语是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培养学生具有语言能力、语用能力,使他们成为功能性目标交际者。能超越具体结构和功能,成为语言创造者,达到交际目的。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聋子”、哑巴”。从全盘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为读写创造条件。因此听说交际活动应作为外语交际突破口。有的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词组、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显然不是,课堂内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重掌握语言,后者重运用。要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提高,是创新教育的一大目的。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情景交际法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在刚刚开始上课或下课时,使用情景交际性游戏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并让他们进入最佳状态。备课时教师要精心准备,周密组织,那么效果会锦上添花。在经过一定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交际练习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其语言能力,开拓其交际能力。这种练习特点要求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
  二、注重参与,乐意合作
  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普遍的交际性。离开了交际,语言就失去了意义,教师为把握好这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然要采用大量的对话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单个学生与全班或小组的对话、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话等,有时也少不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这就要求教师从开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应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且不失时机地创设情景、语境,尽可能多地调动一切参与因素,留心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倡参与就是成功。作为学生应把参与看成是获取语言的途径,充分把握好每次参与机会,在参与中获得乐趣、体味成功,石过程中,训练听说,提高语言的真实交际能力,逐步养成用英语习惯。每次参与都离不开与教师或同学的合作,乐意与他人,是良好素质的体现,学习者从与教师、同伴的合作中学会关心、他人、善解人意,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及时鼓励。学生们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景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是课堂活动中被激发了起来。
  三、积累语言“标新立异”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因此,积累一定的语言,十分。初中生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学会积累语言,初中英语教师应堂上把积累语言的要领传授给学生,并千方百计让学生能高效、集累语言。如熟记某些话题的典型句型、掌握课文中精彩的段或功能性强的句子,根据语言多次呈现的结构特征,归纳出相应法规则等,长期注重语言的积累,并将积累的语言在听、说、读、中运用,就可厚积而薄发。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说“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符合新课程要求和初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动手、动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 【发布时间】2015/5/7 13:17:29
  • 【点击频次】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