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
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
新疆伊犁州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中心校 朱晓燕
【摘 要】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科学的思考方法,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而要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出发,研究、探讨、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关键词】 课外阅读;活化课堂;读书兴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会读书、爱读书的一代新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科学的思考方法,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而要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出发,研究、探讨、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不断求得发展。
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有意的,读一本好如同和一个高尚的说话,对于学生而言就更是效果显著“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有感触,一方面作为教师,对于课文相关知识的链接,我常常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没法满足学生们饥渴的求知欲;作为学生,我常常惊叹于他们对鲁迅的陌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一无所知,看着他们茫然的眼神,我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读书有益于开拓思维,有利于增长见识。曾经班上有一名学生常常在语文课上侃侃而谈,给我们解释苹果落地原理、带我们去探索黑洞之谜、给我们讲述狮子与野牛的生死大战……丰富我们知识的同时平添了我们对他的敬佩,他的作文也常常令同学们大加赞赏。家长会上常常有家长反应他的孩子不爱读书,这反应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十分关键的:
一、校内外结合,落实“读书行动计划”
1.师生共读
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每周设立的阅读课、微型阅读课,教给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写好片段欣赏式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
2.生生共读
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共同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书籍,控制进度。适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心得交流。
3.亲子共读
向家长推荐小学生课外读物,倡导家长和学生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节假日可以一起到“书店”看书,并写好相应的读书笔记。通过“家长会”,交流孩子读书的心得,建立“亲子小书房”,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二、创新课堂,探究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模式
作为高段的老师,要重点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对阅读指导课的设计突出一个“新”字,对教法的选择突出一个“活”字,通过各种尝试,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激发学生不断创新。
三、活化课堂,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1.建立文学家偶像库
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而了解作家,作为自己心中的偶像仔细研究,学习他的文学风格,并定期开展“我心中的偶像”展示会,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这样学生依据兴趣来选择,效果会好些。
2.举行“读书报告会”
根据阅读教学的进程,在口语交际课上举行简短的“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自由交流各自欣赏作品的感受。
3.表演“课本剧”
课本剧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展现形式,这样学生在演的时候更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择适合的课文,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策划,自己编导,自己选择角色,三五个人为一个小组,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演绎、表演、再创造……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阅读的兴趣,是一个很有益的实践。
四、读写结合,放飞阅读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仿写
模仿别人的文章进行习作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学生写作时可以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类似,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再有所改变,有所创造,为今后独立写作打好基础。
2.利用教材续写
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继续把文章往后写。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还可以把美好的品德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3.利用教材缩写
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提炼,抓住重点,简要叙述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的同时,通过缩写练习,可以加深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可以保证阅读的质量。
4.做好摘抄
根据语言“感悟-积累”理论,让学生“读读抄抄写写”,把原著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名句名言等抄录在本子上,要求字体工整、美观大方,并定期展览、交流、评比。还可以要求学生给摘抄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文海拾贝”“文苑撷花”等,还可以为摘抄本设计上精美的图案。
碧空般神奇的课外知识吸引着孩子们,海洋般深邃的课外知识陶冶着孩子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兴趣在一点一滴中培养,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想千方设百计,学校与家庭合力,老师与学生合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相信学生会喜欢阅读,会读有所获!课外阅读这方热土就一定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 【发布时间】2015/5/7 13:22:38
- 【点击频次】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