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文科生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高中文科生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 罗明忠
【摘 要】 高中文科生生物教学存在的困难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文章结合初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处理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文科生;生物教学;解决措施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课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贵州省实行文理分科,对文科生来说,生物为非高考科目,只要求参加会考。因此,大部分文科生都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给生物教学的组织、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结果,许多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了“厌教”情绪。如何让文科生学好生物,或者说如何处理好生物课教学过程,已成为生物教师教学面临的新问题。笔者从文科生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两方面分析了文科生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1.文科班生物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1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其情感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是否端正将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相对而言,生物是一门与理科联系更为密切的学科,是理科生高考必考的一门学科。贵州省文科班的学生只要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导致许多文科生认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些非高考科目上。加之不少学校基于升学压力及对学校声誉的忧虑,大多数不会在生物学科学业考试中为难学生,导致学生误认为生物学业水平考试非常简单,只是得到毕业证的形式等诸如此类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使大部分文科班学生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缺乏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1.2 基础薄弱
高中生物是在初中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学校过程中往往要以初中知识为基础。比如“光合作用”这一节,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弄清楚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而高中教材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由于在初中升高中考试中生物成绩不计入总成绩,所以在初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质量上都已大打折扣,这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生物学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造成高中生物教学的脱节,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3 生物学科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不高
多数学生及家长仍然固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陈旧思想,致使生物学科在学生和家长中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实施课程改革的标准,没有否严按目标课时开设生物课程;有的即使开设了也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在一些教师中也存在“学科歧视”现象,认为文科班高考不考生物,没必要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应把生物课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主科”。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文科生生物课程教学的开展,是生物课程“教学两难”的社会原因。
2.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文科生教法的研究,教学方法枯燥、呆板、单调,没有注重文科生本身的特点、学习方式以及个性因素。有时为了方便教学,文理科使用同样的教案,没有“因材施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其次,生物课程的课时设置本身就少,有些老师还经常以自习课的方式来完成,或者干脆把课时让与其他主科老师,只要在学业水平考试前勾画考试内容就行了。这种不良现象在很多高级中学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生物教学的科学性及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
2.2 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
在高考压力下,多数教师的重心是以理科生为重。对文科生缺乏应有的关心和鼓励。文科生在生物学习上遭遇挫折后,也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但大部分生物教师对文科生缺乏应有的耐心和谦和的态度,经常挖苦、讥讽、责骂需要鼓励和帮助的文科生,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惧怕感,从而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厌学情绪。
2.3 师生情感关系处理不当
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教”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学生对学科情感的产生,往往源于他们对学科教师的情感。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学生自然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相反,师生情感不良,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不喜欢这位老师,由此发生情感迁移,他们很可能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学科,而且还会在课堂上睡觉、说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戴耳机偷听音乐,严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还故意迟到、旷课,以示对老师的不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出现教学困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师生关系。或者盛气凌人,挖苦辱骂学生;或者高人一等,自以为是,不能与学生友好和谐相处,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致使教学过程难以延续下去,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目前文科生学习生物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3.1 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文科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文科班生物学科不参加高考,学生没有高考的压力,因此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给生物教学带来许多障碍。因此文科班生物教师应有一套适合文科班生物学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农业生产,医学知识、生活常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原来就在身边,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知识的有用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提高生物学课的吸引力。如可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标本、模型、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媒体的合理安排和使用,往往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及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高效率进行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给予教师相应的情感回报,会更深沉地热爱教师,当学生对教师的这种“爱”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迁移现象,即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相反,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甚至是憎恨,就会在课堂上用说话、睡觉、玩手机等行为来表示对老师的不瞒,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最终影响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3 处理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高中生物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设置的一门学科。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是在原有初中生物学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学生初中生物学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决定了高中生物教学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生物科学知识接受的速度。据学生反映,多数初级中学都存在忽视生物教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每节生物课老师基本上只讲授十几分钟,甚至,有的学校生物课变成了自习课,基本上没有开设实验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很好地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无疑相当困难。这种现象在从乡镇中学来的学生中反应尤为明显,使得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开始学习生物课时表现出生物科学知识和素养的严重不足,这正是高中生物课教学难的根本原因。而要弥补这一不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初级中学改变教学模式,强调和重视生物科学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最好能够改变中考模式,使生物科学知识成为中考内容甚至中考科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中生物教学难的现状。
此外,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了解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与要求,研究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把握初高中生物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做好教学拓展与衔接,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又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 【发布时间】2015/5/7 13:58:00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