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作者】 邱 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新疆巴州博湖县查干诺尔乡幼儿园 邱 毅

 

  【摘 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婴幼儿时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幼儿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条件,不断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积极提高婴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让幼儿园语言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语言;习惯;能力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儿童语言的萌芽标志着儿童创造文化的开始。所以,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环境,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热爱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生活是万花筒,生活是万卷书,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玩、爱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来,激励他们去想、去说、去做,不知不觉地感受美的熏陶,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摸、去看、去闻,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这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让每个孩子和小草说,和自己的同伴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眼里发现的每一个新奇的东西,给孩子展示富有童真、童趣的情景,让每个幼儿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下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表达语言。
  营造一个温馨、关爱、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只有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愉悦和相互信任的氛围中放开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促进幼儿思维迅猛发展,训练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婴幼儿学习语言,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去听、去看、去触、去摸、去尝、去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感性认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冬天,教师可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一些小白菜、胡萝卜。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浇水后撒上小麦等,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将所看到的情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看雪景,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屋上、树稍上、地面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丽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呢?”也许有的幼儿会说:“像雪白的棉花。”也许有的幼儿会说:“像白白的棉花糖糖。”也许有的幼儿会说:“像厚厚的毯子”……等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既丰富了词汇,也训练了能力。这样,让幼儿触景生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自然而然地养成观察、思考、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注重儿童看、听、说的养成教育
  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的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带幼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认识,可以欣赏图片、可以浏览图书、可以看动画片、可以瞧电影等获得现成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儿童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
  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倾听,有效的倾听要求注意听、听准确、听得懂,这样才能正确模仿发音、说话。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听歌曲、听故事,听自然界的中的各种声音。与幼儿交谈时,有意让儿童倾听,听后让幼儿想象、模仿。
  学说。要想方设法创设幼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环境和机会,随时随地与幼儿交谈,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集体谈话,创造轻松、自由的谈话氛围,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这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例如:教师说什么,做什么,或态度、或表情、或手势,都会对幼儿起着示范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说话时,要注意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辅以自然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以及音量、语调、语速等,均要恰到好处,让孩子们能听懂、能理解。语句宜短不宜长,力求简单、明确、规范。
  随着孩子的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因而往往语言不完整,不丰富,甚至不准确,老师在听的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扩充词汇,引导其完整地、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小孩最喜欢的是故事,老师在讲完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从而去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理服人,以诚相待
  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下转第60页)(上接第61页)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是学习语言的最佳环境。让幼儿有意识地收集在园内、家庭、社会等各个场合,以及不同情况下与不同人相识相处所用的礼貌用语,并让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谈。如:早上来园时主动向老师问早;在活动中教师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要让他们能主动说声“对不起”“没关系”等等。同时,对幼儿交谈中暴露出来脏话、粗话要给予否定和纠正。
  动画片深受婴幼儿喜爱,动画片既具有童趣,又通俗易懂,能够让幼儿百看不厌。利用动画片会让婴幼儿轻松的学习礼貌语言和交往的方法。如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只要出现良好的礼貌用语我就适时的引导,加之婴幼儿非常喜欢模仿,在这种反复观看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学会了许多礼貌语言和交往的方法。
  总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兴趣、环境等密切相关,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共同教育。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按照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积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时刻注重创设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是幼儿教师的重任,更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 【发布时间】2015/5/7 13:58:17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