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给“班级博客”浇点冷水
【关键词】 ;
【正文】
一、学生对班级博客并非全部热衷
虽然有许多老师认为班级博客作用巨大,在努力倡导学生使用班级博客,但是有调查却表明,同意使用博客进行交流学习的仅有一半学生,还有一大部分并不喜欢使用这种方式交流。[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博客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这就造成了班级少数学生在积极利用博客查找学习资料和商讨学习问题。如果说到博客的即时性,它又远不如聊天工具来的及时,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能在线解决。如果学生是这种使用情况的话,试想班级博客能带动全班的学习吗? 另外,这可能与博客建设也很有关系,如果学校没有进行人力、物力的投入,仅靠班主任或个别教师让班级博客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目光,恐怕很难。所以,若想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的作用,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恐怕应该首先让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使用班级博客才行,如果学生对博客并不感兴趣,班级博客将失用了。
二、班级博客使用情况不理想
使用班级博客的前提是每个家庭都能上网,但是班级的孩子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脑,而且电脑还必须都联了网,这就限制了部分孩子使用班级博客。即便是这种上网条件满足的孩子,实际使用博客的情况也不理想。有关调查表明,多数孩子每周到班级博客一两次,每次约十分钟左右,只有少数孩子在博客停留达到1小时以上。[1]孩子在博客上的十几分钟也多是浏览学校的新闻、班级的活动,很少的学生进行写作。见到有的文章说,班级博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想这也只是对部分学生而言。对另一些孩子来讲,在作文本上都不愿意写,何以回到家里突然就愿意在博客上写了,还让写作水平也因此提高了,博客哪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调查开展博客的班级学生发现,在班级博客上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的学生也就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些学生的交流也不是经常的,而是有时如此。
三、班级博客并非是德育的摇篮
有观点认为,通过班级博客可以让学生在博客上留言,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体验等,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在博客上进行思想点评、教育,进而实现德育的目的。但很多学生却认为,班级博客虽有这样的作用,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班级博客对于个人的思想发展、师生交流、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是一般。这似乎让热衷于班级博客的教师有些失望,但我们仔细想想不难理解。一方面,我们建立班级博客,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但是多数学生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不愿交流或者害怕说实话被老师报复等原因并不完全吐露心扉。如果大家跟老师都说表面话,都说老师爱听的话,那博客会对班级德育有多大的作用呢?网络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天地,但是一旦纳入老师的管理之下,学生说话的空间就不那么大了。究竟说话的空间有多大,还取决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不是一个民主型的老师。任何事物自身发生作用的边界,班级博客作为新生事物也不例外,它在道德教育中也有其限度。如果班级博客出现一言堂,不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那对班级德育还会有多大作用?所以,道德教育不能完全依赖班级博客,它更主要存在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场域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日常的道德成长。
四、班级博客会带来一定副作用
学生在电脑上使用班级博客,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当然是我们期望的。但是,如果如此规范的使用电脑恐怕需要很大的自觉性。我们调查了解得知学生使用班级博客的时间很少,那是否是学生浏览完博客就关闭电脑了呢?我想这不太可能,多数学生仍会在网上浏览其他信息,甚至打网络游戏。如果说使用网络需要家长来做监督,那么为了使用班级博客的人力成本也太大了吧!?另外,有的老师对班级学生做出了规定,要求每人每周必须发表一些观点,结果出现了大量转帖的现象,如果好的内容相互推荐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学生迫于无奈,总是照抄、或稍微改动别人的观点就发表出来,对学生来讲,锻炼写作得意义似乎已经不大。更可怕的是,如果学生习惯了从网上抄搬别人的东西,这样还会培养了学生不动脑筋,习惯抄袭别人思想的坏毛病,有时会造成侵犯别人著作权。所以,如何避免博客使用的负面因素还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事情。我们决不能让学生不但博客没使用好,反而给了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口实,借以对付家长对他们上网打游戏的阻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防止学生在博客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有些班级的东西有无必要非通过班级博客来进行值得班级博客倡导者三思。
总之,班级博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将逐渐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必然会给教育方式、教育思想带来新的活力,但就现状来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改进。至少还需要对以下几点做考虑:一是可引导家长使用,利用博客进行家校互动;二是要对学生网络使用进行规范,真正发挥博客所起的作用,但教师要防止班级事务事事依赖博客;三是需要深入探讨如何激发全体学生使用博客的积极性,博客利用率低将直接导致博客作用小;四是如何合理安排博客内容板块,增强博客的吸引力,让很多学生能够在博客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真正为学生打造好的学习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陶天梅,刘智斌。班级博客在中小学教育应用中的调查研究[J]。教育技术,2009(3):79-82。
给“班级博客”浇点冷水
山东省寿光世纪教育集团 张文卿
博客是信息技术的产物,班级博客是教育工作者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的一种新途径。由于班级博客这种教育方式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技术障碍、“零”成本,所以近年来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纷纷把这种方式用到班级管理、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写作等方面。我们不可否认,采用班级博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具有独到的作用。比如班级博客可以实现较好的家校沟通,家长可以通过博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给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实现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互现了解,共同促进;对学生的写作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不少学生在学习写博客过程中,使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因为博客人人写,人人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充分了解别人的思想和做法等等。正是看到了班级博客的这些潜在作用,很多老师纷纷探索如何使用班级博客,在诸多报刊、杂志也见到很多优秀经验介绍。但是,笔者认为,班级博客在对学生实施教育中确有与众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仅仅是一种教育的新工具而已,不可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否则会误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它的实际作用并不像有些文章中说的那样好,有时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至于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还是一个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一、学生对班级博客并非全部热衷
虽然有许多老师认为班级博客作用巨大,在努力倡导学生使用班级博客,但是有调查却表明,同意使用博客进行交流学习的仅有一半学生,还有一大部分并不喜欢使用这种方式交流。[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博客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这就造成了班级少数学生在积极利用博客查找学习资料和商讨学习问题。如果说到博客的即时性,它又远不如聊天工具来的及时,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能在线解决。如果学生是这种使用情况的话,试想班级博客能带动全班的学习吗? 另外,这可能与博客建设也很有关系,如果学校没有进行人力、物力的投入,仅靠班主任或个别教师让班级博客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目光,恐怕很难。所以,若想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的作用,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恐怕应该首先让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使用班级博客才行,如果学生对博客并不感兴趣,班级博客将失用了。
二、班级博客使用情况不理想
使用班级博客的前提是每个家庭都能上网,但是班级的孩子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脑,而且电脑还必须都联了网,这就限制了部分孩子使用班级博客。即便是这种上网条件满足的孩子,实际使用博客的情况也不理想。有关调查表明,多数孩子每周到班级博客一两次,每次约十分钟左右,只有少数孩子在博客停留达到1小时以上。[1]孩子在博客上的十几分钟也多是浏览学校的新闻、班级的活动,很少的学生进行写作。见到有的文章说,班级博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想这也只是对部分学生而言。对另一些孩子来讲,在作文本上都不愿意写,何以回到家里突然就愿意在博客上写了,还让写作水平也因此提高了,博客哪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调查开展博客的班级学生发现,在班级博客上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的学生也就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些学生的交流也不是经常的,而是有时如此。
三、班级博客并非是德育的摇篮
有观点认为,通过班级博客可以让学生在博客上留言,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体验等,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在博客上进行思想点评、教育,进而实现德育的目的。但很多学生却认为,班级博客虽有这样的作用,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班级博客对于个人的思想发展、师生交流、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是一般。这似乎让热衷于班级博客的教师有些失望,但我们仔细想想不难理解。一方面,我们建立班级博客,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但是多数学生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不愿交流或者害怕说实话被老师报复等原因并不完全吐露心扉。如果大家跟老师都说表面话,都说老师爱听的话,那博客会对班级德育有多大的作用呢?网络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天地,但是一旦纳入老师的管理之下,学生说话的空间就不那么大了。究竟说话的空间有多大,还取决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不是一个民主型的老师。任何事物自身发生作用的边界,班级博客作为新生事物也不例外,它在道德教育中也有其限度。如果班级博客出现一言堂,不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那对班级德育还会有多大作用?所以,道德教育不能完全依赖班级博客,它更主要存在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场域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日常的道德成长。
四、班级博客会带来一定副作用
学生在电脑上使用班级博客,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当然是我们期望的。但是,如果如此规范的使用电脑恐怕需要很大的自觉性。我们调查了解得知学生使用班级博客的时间很少,那是否是学生浏览完博客就关闭电脑了呢?我想这不太可能,多数学生仍会在网上浏览其他信息,甚至打网络游戏。如果说使用网络需要家长来做监督,那么为了使用班级博客的人力成本也太大了吧!?另外,有的老师对班级学生做出了规定,要求每人每周必须发表一些观点,结果出现了大量转帖的现象,如果好的内容相互推荐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学生迫于无奈,总是照抄、或稍微改动别人的观点就发表出来,对学生来讲,锻炼写作得意义似乎已经不大。更可怕的是,如果学生习惯了从网上抄搬别人的东西,这样还会培养了学生不动脑筋,习惯抄袭别人思想的坏毛病,有时会造成侵犯别人著作权。所以,如何避免博客使用的负面因素还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事情。我们决不能让学生不但博客没使用好,反而给了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口实,借以对付家长对他们上网打游戏的阻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防止学生在博客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有些班级的东西有无必要非通过班级博客来进行值得班级博客倡导者三思。
总之,班级博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将逐渐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必然会给教育方式、教育思想带来新的活力,但就现状来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改进。至少还需要对以下几点做考虑:一是可引导家长使用,利用博客进行家校互动;二是要对学生网络使用进行规范,真正发挥博客所起的作用,但教师要防止班级事务事事依赖博客;三是需要深入探讨如何激发全体学生使用博客的积极性,博客利用率低将直接导致博客作用小;四是如何合理安排博客内容板块,增强博客的吸引力,让很多学生能够在博客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真正为学生打造好的学习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陶天梅,刘智斌。班级博客在中小学教育应用中的调查研究[J]。教育技术,2009(3):79-82。
- 【发布时间】2015/5/18 11:58:55
- 【点击频次】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