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趣味有效教学在中学生物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韩 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趣味有效教学在中学生物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 韩 丽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趣味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显著特征是 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就要尽可能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趣味教学就是把一些与学科有关的有趣知识和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探讨、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恰当使用趣味案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实践对趣味有效教学作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使用幽默、夸张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教学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避免了“板着面孔说教”而引发的学生憎恶情绪,而是在笑声中引发学生意味深长的思索或茅塞顿开后的愉悦。
  案例:有一天下午,天气闷热,我正在讲授《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在教室里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我就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这样的状态,便像是注射了过量胰岛素后的症状。也有点类似缺少甲状腺激素后的症状,慵懒而无活力。那么,同学们是被注射了过量胰岛素,还是甲状腺被切除呢?”学生一听乐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同学们马上调节状态,聚精会神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适当介绍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趣闻轶事。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寓故事于生物教学之中,存教学设计时,能用故事导人的尽苣用故事导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另外,还可以尝试在生物课堂上还安排了课前5分钟轮流讲故事的活动.故事的内容可以是与生物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报告生物研究的前沿问题。
  案例(一):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病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以《屎壳郎出国记》的趣味小故事引入《生态系统》的教学。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可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萧伯纳和漂亮女演员的故事。
  案例(二):在讲“白化病”时,先穿插讲了一段“月亮女儿”的故事:大西洋中有个小岛,岛上住着300多位居民。他们的皮肤极白,头发几乎透明。眼睛怕光,视力极差 所以白天深居简出以避光,只有皓月当空时,才走出家门。在海滩上高歌狂舞,故被称为“月亮女儿”(白化病)。但为什么岛上的人都患这个病呢?在长时间内一直是个不解之谜,直到1927年这个迷才被解开— — 原来这是由于该岛长期与世隔绝.岛上居民近亲婚配.结果白化病得以蔓延。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伴随着一系列的人闻轶事,而这些人闻轶事往往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辉,只要我们注意挖掘,无疑会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添辉。因此,老师不能仅仅熟知某个理论,还应该了解相关故事、生物学史及相关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修养,而且能增强我们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巧妙引用诗词、俗语等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案例(一):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比喻植物的向光性。再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知识的描述。再如借用“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引入遗传和变异。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把抵抗力稳定性比喻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把恢复力稳定性比喻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来比较区别,学生就容易接受了。
  案例(二):分析食物链时,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巴”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几种生物的关系,引申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递过程,进而分析“大鱼,小鱼,虾米,泥巴”在食物链上各处的营养级。
  四、巧用一切有实效的教具。
  如实物、实验、多媒体等形式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再现生物的生理特点,生理结构及生活环境,增添教学的趣味实效性。把学生平时看不到的微观结构和不易理解的、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展现出来。
  案例:在讲授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细胞增殖》时,通过《细胞增殖))Flash课件,配合课本插图,再用麻将一同(间期)、四条(中期)、八条(后期)、二同(末期)作教具:
  把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及静态各时期向学生展示,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细胞分裂的连贯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将趣味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就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人点.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在备课中充分地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等,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效和谐统一。高中生物趣味有效教学是一种适应生物教学的一种新方法,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功能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紧张活泼、和谐生动、有张有弛的理想氛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不断地增强教学效果.培育出高素质的生物人才。

 

  • 【发布时间】2015/5/18 12:01:40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