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六年级学生思想教育“难”也“不难”
【关键词】 ;
【正文】
一、苦口婆心地教育,不如用行动感动
去年我带六年级。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在全校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凝聚力,活泼上进,团结合作,成绩优异的班集体。可是到六年级下学期,我发现班上几个男孩子变化比较大。其中一个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去世,几年来他由奶奶、爸爸、姑姑照顾。虽然孩子没有了妈妈,但并不缺少爱。在学校,学习、表现都比较好。可是,六下,他开始留长发,走路脸仰得老高,胳膊甩得很开,说话的声音也变粗了,样子有些可怕,时不时他也会迟到。邻班老师告诉我,他经常扒到人家窗口,喊一个女生的名字,弄得那个女孩子连教室都不敢出。得知这些情况,我利用课间,把他叫到身边进行了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说一定改正。随后的日子,其他班学生报告他打人、骂人的现象更加频繁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降。于是我请他的父亲,我们一起对他进行了再一次地“教育”。好景不长,别班一个被打得鼻子流血的孩子又找到我。我连连给那孩子道歉,不停地说“对不起”,认真地帮人家清理鼻子上的血,清理后又亲自把那孩子送到教室,并向人家全班同学道歉。当我回到自己的教室,已经满头大汗。等围观的孩子们都散去,我发现他低着头坐在他的座位上,我什么也没有说,缓了口气,开始了正常的上课。下课后我也没有找他。他在信中说:“当我看到那个满脸是血的人站在我们教室门口时,我知道我闯了大祸,当我听到你不停地给人家道歉,帮人家擦血,又把人家送走,还给人家全班道歉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您就是妈妈!……儿子再也不会给您找麻烦了,放心吧!妈妈!”看到他的信,我泪流满面……从那以后,他真的回到了从前。
二、多给学生加分,提高孩子自信
一般到六年级,孩子们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了。这时,成绩差的孩子学习没有信心,失去斗志,有些孩子试图想放弃。在这个时候,提高孩子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代数学,对于数学成绩差的孩子,除了平时充分调动各种可以帮助他的力量外,我还有意思地给孩子每次考试尽可能地加分。比如:在做计算题的时候时,我总会尽力寻找闪光点,别的孩子结果错了,这道题就不能得分,而对于他们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一步对了我就会给一步的分,还会在旁边画个“小星星”“小红花”什么的。孩子看到老师的赞赏,看到上涨的分数,他会认为自己做得真好,慢慢信心足了,学习兴趣浓厚了,成绩也自然提高了。
三、和家长密切配合,是管理好学生的关键
每一个班级,都有相对难管理的学生。有个别孩子,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对于这种特别有个性的孩子,有时候仅仅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要请家长密切配合,寻找突破口。我班的一个学生,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到六年级,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拖拉作业,甚至旷课,严重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我和他的父母多次联系,他的家长也密切配合,在家控制他上网时间,给家里电脑加密,停止零花钱。原本想,这样会切断孩子上网机会,可是,事与愿违,这孩子旷课次数更多了,学生反映,他经常向同学借钱,要钱,不给,有时还挨他的打,情况越来越糟糕。当时他的父母和我都很担心这孩子从此变坏,很是痛心。后来,我和他的父母商量,“演戏”——在我上课的时候,他爸爸给我打电话,他爸爸假装是政教处领导,专门问我们班有没有这个同学,得到我的肯定后,我连连说“这个孩子很好呀!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我一定会管好他,你放心!”然后我很快挂断电话。下课后,我把他喊到没有人的地方,很秘密地对他说,“你最近做错事情了吧?”他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我又追加一句“可要注意哟!”拍下他的肩膀我走了。他有些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背下,我和他爸爸又商量好,过了一天,放学,他爸爸装着很着急的样子到我们班上,我让其他孩子站队离开,有意把那个孩子留下,我问他爸爸来干什么,他爸爸焦急地说,“不好了,学校请我到学校,把孩子带回家教育。”我说“没关系,我给校长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我站到教室外,装着大声地对着手机给校长不少好话,最后,我强调一句“校长,真的不行?”然后我走进教室,对他们俩说:“是真的不行!”我和他爸爸都很无奈地摇摇头,我把他们父子送出学校。这孩子在家呆了两天,他爸爸、妈妈什么也不说,反而,他着急了,他告诉他的爸爸,说他要上学。晚上九点多钟,他爸爸告诉他“你给杨老师打个电话,看她能不能帮你。”接到他的电话,他哭了,说明情况后,我表示特别同情他。今天晚上你写个深刻的保证。明天早上你和你爸爸早点到学校来找我。”第二天,我装着给校长打电话,说了不少好话,“校长”要求我和那孩子写份保证。我连连说“我们写,我们写,谢谢校长!谢谢校长!”然后,我把他安排在教室最后的一个角落,告诉他,一定要低调,最好少出教室。中午,我真的以班主任的身份,写了份保证。下午,他爸爸送他到学校,我把保证给他们父子俩看了,父子俩都很感动。我说“我们一定要争气!”我把他的保证和我的保证,放在一起,向校长的办公室走去……从那以后,这孩子再也没有去过网吧,再也没有旷过一节课,简直把我的话当“圣旨”,他的父母和我都会心地笑了。
用真爱感化孩子,用心和孩子们交朋友,有时再巧妙地用点善意的谎言,解决小学六年级孩子的思想问题并不是很难。
六年级学生思想教育“难”也“不难”
湖北省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 杨相霞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同时又面临小学毕业,生理、心理压力给孩子们带来不少困惑。往往在这期间,部分孩子顶不住压力,个别孩子走了偏路。如果老师们在这个时期,对孩子们进行恰当地引导,就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
一、苦口婆心地教育,不如用行动感动
去年我带六年级。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在全校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凝聚力,活泼上进,团结合作,成绩优异的班集体。可是到六年级下学期,我发现班上几个男孩子变化比较大。其中一个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去世,几年来他由奶奶、爸爸、姑姑照顾。虽然孩子没有了妈妈,但并不缺少爱。在学校,学习、表现都比较好。可是,六下,他开始留长发,走路脸仰得老高,胳膊甩得很开,说话的声音也变粗了,样子有些可怕,时不时他也会迟到。邻班老师告诉我,他经常扒到人家窗口,喊一个女生的名字,弄得那个女孩子连教室都不敢出。得知这些情况,我利用课间,把他叫到身边进行了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说一定改正。随后的日子,其他班学生报告他打人、骂人的现象更加频繁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降。于是我请他的父亲,我们一起对他进行了再一次地“教育”。好景不长,别班一个被打得鼻子流血的孩子又找到我。我连连给那孩子道歉,不停地说“对不起”,认真地帮人家清理鼻子上的血,清理后又亲自把那孩子送到教室,并向人家全班同学道歉。当我回到自己的教室,已经满头大汗。等围观的孩子们都散去,我发现他低着头坐在他的座位上,我什么也没有说,缓了口气,开始了正常的上课。下课后我也没有找他。他在信中说:“当我看到那个满脸是血的人站在我们教室门口时,我知道我闯了大祸,当我听到你不停地给人家道歉,帮人家擦血,又把人家送走,还给人家全班道歉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您就是妈妈!……儿子再也不会给您找麻烦了,放心吧!妈妈!”看到他的信,我泪流满面……从那以后,他真的回到了从前。
二、多给学生加分,提高孩子自信
一般到六年级,孩子们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了。这时,成绩差的孩子学习没有信心,失去斗志,有些孩子试图想放弃。在这个时候,提高孩子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代数学,对于数学成绩差的孩子,除了平时充分调动各种可以帮助他的力量外,我还有意思地给孩子每次考试尽可能地加分。比如:在做计算题的时候时,我总会尽力寻找闪光点,别的孩子结果错了,这道题就不能得分,而对于他们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一步对了我就会给一步的分,还会在旁边画个“小星星”“小红花”什么的。孩子看到老师的赞赏,看到上涨的分数,他会认为自己做得真好,慢慢信心足了,学习兴趣浓厚了,成绩也自然提高了。
三、和家长密切配合,是管理好学生的关键
每一个班级,都有相对难管理的学生。有个别孩子,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对于这种特别有个性的孩子,有时候仅仅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要请家长密切配合,寻找突破口。我班的一个学生,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到六年级,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拖拉作业,甚至旷课,严重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我和他的父母多次联系,他的家长也密切配合,在家控制他上网时间,给家里电脑加密,停止零花钱。原本想,这样会切断孩子上网机会,可是,事与愿违,这孩子旷课次数更多了,学生反映,他经常向同学借钱,要钱,不给,有时还挨他的打,情况越来越糟糕。当时他的父母和我都很担心这孩子从此变坏,很是痛心。后来,我和他的父母商量,“演戏”——在我上课的时候,他爸爸给我打电话,他爸爸假装是政教处领导,专门问我们班有没有这个同学,得到我的肯定后,我连连说“这个孩子很好呀!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我一定会管好他,你放心!”然后我很快挂断电话。下课后,我把他喊到没有人的地方,很秘密地对他说,“你最近做错事情了吧?”他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我又追加一句“可要注意哟!”拍下他的肩膀我走了。他有些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背下,我和他爸爸又商量好,过了一天,放学,他爸爸装着很着急的样子到我们班上,我让其他孩子站队离开,有意把那个孩子留下,我问他爸爸来干什么,他爸爸焦急地说,“不好了,学校请我到学校,把孩子带回家教育。”我说“没关系,我给校长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我站到教室外,装着大声地对着手机给校长不少好话,最后,我强调一句“校长,真的不行?”然后我走进教室,对他们俩说:“是真的不行!”我和他爸爸都很无奈地摇摇头,我把他们父子送出学校。这孩子在家呆了两天,他爸爸、妈妈什么也不说,反而,他着急了,他告诉他的爸爸,说他要上学。晚上九点多钟,他爸爸告诉他“你给杨老师打个电话,看她能不能帮你。”接到他的电话,他哭了,说明情况后,我表示特别同情他。今天晚上你写个深刻的保证。明天早上你和你爸爸早点到学校来找我。”第二天,我装着给校长打电话,说了不少好话,“校长”要求我和那孩子写份保证。我连连说“我们写,我们写,谢谢校长!谢谢校长!”然后,我把他安排在教室最后的一个角落,告诉他,一定要低调,最好少出教室。中午,我真的以班主任的身份,写了份保证。下午,他爸爸送他到学校,我把保证给他们父子俩看了,父子俩都很感动。我说“我们一定要争气!”我把他的保证和我的保证,放在一起,向校长的办公室走去……从那以后,这孩子再也没有去过网吧,再也没有旷过一节课,简直把我的话当“圣旨”,他的父母和我都会心地笑了。
用真爱感化孩子,用心和孩子们交朋友,有时再巧妙地用点善意的谎言,解决小学六年级孩子的思想问题并不是很难。
- 【发布时间】2015/5/18 12:07:30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