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教学

 

【作者】 陈书媛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教学

 

广西陆川县良田镇车田小学 陈书媛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学生只有对生活产生了意思情感,才会引发学生作文的动机.为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并走进生活,做生活的践行者,方能够实现小学作文的有机承接,实现作文教学的优化和前行。
  一、作文素材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
  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是学生认识生活,并参入生活和体验生活。为此教师一要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如带领学生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地的变化;引导孩子走进家庭,观察爷爷奶奶的勤俭,爸爸妈妈的关系等等。二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参与家务劳动等。三要给学生提供亲自感受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活,引发习作的动机。四是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通过相互交流,增加信息量,提高表达能力.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汇集语言词汇
  1、学生的阅读积累。通过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敏锐的语感和规范化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重视阅读课的感悟,理解;继而活学活用,把积累的消极语言通过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成为积极语言。
  2、学生的背诵积累。小学语文课本中不论是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均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所以,我们总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有选择得让学生背诵记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今后写作奠定语言基础。
  3、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学生除了从课本中获取语言材料外,教师要有选择的利用午间,自修课等开设阅读课,组织学生课本外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精读博览,让好词,佳句,精彩片断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资料库。
  4、学生的日常积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学生搜集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组织指导学生经常收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更快,更多,更广地获取信息,通过调查经常听、看的孩子就显得知识面广,视野开阔,也愿意与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
  三、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课堂教与学的氛围,实现新课标要求的教与学的互动和以学生为主。课堂上让他们有话便说,有事便叙,有情便抒,有感便发;写文章时长短不拘,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作文课堂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让学生对作文本身感兴趣,在作文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快乐感,成就感,这是作文进入儿童生活的关键.
  1、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积累素材的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事物,搜集写作材料。每次写作之前,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与习作内容相关的事物,或组织学生集体观察,或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观察之前,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编拟观察提纲,使他们逐渐养成有意识地观察事物,避免观察过程的无意性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让他们有顺序地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去接触接触,去想一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渐渐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积累素材的能力。他们写起习作来就有话可写,也就写得有真情实感,比较具体、生动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习作往往有记流水账、机械照相和抄袭的通病。没有对材料进行思考和想象,没有创造出高于生活的理想产品去感染人、打动人。所以,要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通过神话、童话、寓言故事等一篇篇形象完美的课文,学习作者怎样透过平常的事物而展开想象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想象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活动等,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开展仿写、改写、续写,学写童话、看图写故事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离不开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学生要把心目中的形象及主旨准确地表达出来,离不开恰当的词语,完整通顺的句子和巧妙的布局。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要重视词句的练习。我经常让学生运用常用词语造句。提供固定的句型,让学生仿写。将错乱排列的常用词整理成句,照样子仿写句子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词句能力。不断积累句子,逐渐掌握组词成句的规律,逐渐把句子写得通顺完整,具体生动。到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指导他们考虑整体结构,合理布局内容。要使文章详略得当,有条有理,脉络分明,中心突出。在作文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确定中心,编拟习作提纲,进行布局谋篇了。平时还可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出一些题目,只要求他们定中心,拟提纲,谈结构,不一定每篇都写成文章。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看看中心是否定得对,提纲是否拟得好,思路是否清楚。教师专就“中心”和“提纲”进行评讲。这种训练次数多了,学生一拿到一个作文题,就知道应该怎样去思考、去布局、去谋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就有了新的提高了。
  4、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就会愿意做,并力求做得做好,此时的学生会在在习作中袒露纯洁无瑕的童心,放飞天真烂漫的童趣,畅说娇憨逗人的童话,释放纯朴率真的童真.为此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全方位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进而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开创作文教学改革的新境界.
  5、小学作文分层次教学。教师要关爱尊重每位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独立人格的人,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建立有弹性,多层次,可选择的习作方式,去适应每一位学生个体的不同发展需求.
  总之,新课标下小学作文创新教学,让作文教学走向开放的新天地,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同时让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词汇理解,把日常阅读的内容融入学生的习作。要信任每个学生,与孩子交朋友,走进孩子的生活,平等地与他们一起享受习作的快乐,感受习作成功的欢乐。

 

  • 【发布时间】2015/6/24 11:40:59
  • 【点击频次】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