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很多学生对新奇神秘的化学现象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往往忽视了对不理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师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发探究意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或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当的时候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①用气球收集尾气;②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装置的利弊。①.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②.用酒精灯火焰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气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O的用量。
二、自主学习追求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良好的创造品质又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培养充分的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使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教师应及时对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扬,更不要忘记对出错者予以耐心指导和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重视,自信心自然越来越充分。
其次培养创造的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应长期坚持的化学实验,如水质监测,其监测的时间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其监测的项目有很多,如PH测定、硬度、富营养化、跨学科如物种数量和种类及变化等等。教师应不断检查坚持者的实验情况、实验成果,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帮助。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化学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改革评价方法,激励自主学习
本着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尊重学生学习个性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和方法,以便于用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评价目标的全面化。围绕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建立多元评价的目标体系,关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在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评价的同时,更要加强对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不应将其视作其它目标的“副产品”。
教学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情感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体现评价的导向性。
2、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生应对照预设达到的目标来评价,不搞一刀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从而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提供依据,保证学生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评价尤其不能只关注分数。更应将目光放到学生一堂课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通过打分数的评价方式,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跟化学考试分数挂钩。给每一个学生设立了课堂上“积极分数奖”。只要上课时被表扬一次,就记录下来。这种表扬可以是学业进步、也可以是课堂上勇于发言等等,就记作得一分。只要学生在某次考试时觉得分数太低,就可以从中支取,这样很少有人考试不及格。
3、评价方法多样化。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关键。因此,改变传统的将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作业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课堂表现评价等。考试的形式方法多样,有书面考试和开放性考试,如开卷考试、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等。
总之,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习的变革,提倡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责任所在。
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广西陆川县米场镇初级中学 林兴富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很多学生对新奇神秘的化学现象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往往忽视了对不理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师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发探究意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或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当的时候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①用气球收集尾气;②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装置的利弊。①.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②.用酒精灯火焰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气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O的用量。
二、自主学习追求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良好的创造品质又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培养充分的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使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教师应及时对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扬,更不要忘记对出错者予以耐心指导和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重视,自信心自然越来越充分。
其次培养创造的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应长期坚持的化学实验,如水质监测,其监测的时间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其监测的项目有很多,如PH测定、硬度、富营养化、跨学科如物种数量和种类及变化等等。教师应不断检查坚持者的实验情况、实验成果,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帮助。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化学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改革评价方法,激励自主学习
本着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尊重学生学习个性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和方法,以便于用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评价目标的全面化。围绕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建立多元评价的目标体系,关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整合。在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评价的同时,更要加强对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不应将其视作其它目标的“副产品”。
教学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情感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体现评价的导向性。
2、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生应对照预设达到的目标来评价,不搞一刀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从而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提供依据,保证学生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评价尤其不能只关注分数。更应将目光放到学生一堂课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通过打分数的评价方式,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跟化学考试分数挂钩。给每一个学生设立了课堂上“积极分数奖”。只要上课时被表扬一次,就记录下来。这种表扬可以是学业进步、也可以是课堂上勇于发言等等,就记作得一分。只要学生在某次考试时觉得分数太低,就可以从中支取,这样很少有人考试不及格。
3、评价方法多样化。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关键。因此,改变传统的将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作业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课堂表现评价等。考试的形式方法多样,有书面考试和开放性考试,如开卷考试、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等。
总之,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习的变革,提倡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将因此得到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责任所在。
- 【发布时间】2015/6/24 11:41:57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