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探微

 

【作者】 熊明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探微

 

重庆市巫山师范附属小学 熊明平

 

  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做事先做人,人以德为帅”,小学是以德育人的主阵地,我们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而做人教育对孩子而言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理想的舞台,老师、家长都要大胆突破教与学的局限,拓展孩子玩和学的空间,重视与社会、与家长、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以心灵撞击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知、意、行的发展,最终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越早越好。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生。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我们应分层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三、对学生极其重要的几种学习习惯培养
  a、读书习惯。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先让学生养成双手捧书读的习惯。有的学生捧书读时又可能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就随时提醒学生:“双手捧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b、写字习惯。学生写字时常见的不正确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c、坐姿。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发育。为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我常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答:“坐端正!”
  d、注意力。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我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协助提醒。除此而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除此而外,还有如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生(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学习用具正确使用的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课外活动计划安排的习惯等等,只要老师(含家长)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便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我们应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优秀公民。

 

  • 【发布时间】2015/6/24 11:58:47
  • 【点击频次】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