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浅谈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鹿潘小学 朱东妮
【摘 要】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要做到关系和谐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其次要走进学生,了解、关心学生;再次建立师生间朋友式的友谊。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关系是新教育理念实施的关键。
【关健词】 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民主;鼓励;宽容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尽可能地热爱学生。由此可见,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给学生以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民主、平等的环境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师生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是建立在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
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不能只优待优秀学生,而歧视纪律差和学习困难学生。相反,我们应该多关注那些纪律差和学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才是最需要老师关心的人。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嬴得全体学生的尊敬。同时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古语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三人行,而是多人行!——数十名的学生与老师!教师是学生的老师,难道学生就成不了教师的老师?事实上是可以的!在一次上《桂林山水》教学过程中,我就感受到了这点。由于我没有去过桂林,就找了许多关于桂林风景的照片和影片,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学生们被这些视觉冲击震撼了。当说到桂林的山的特点时,由于找不到“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我只能告诉学生,由于资料和图片上都没有找到这些图片。没有想到我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学生举着手说:“老师,我有!而且还拍了照,你看!”我定睛一看,真的呀!真是美。这时候我灵机一动,让有去过的孩子,带着你们所拍摄的照片,来说一说桂林山水给你的印象。及时让老师和学生互换位置,让我也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课后就有非常多的同学,围着我说:“老师我也要去桂林。”
因此,要想做到平等,首先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把学生视为“有个性的人”,鼓励学生展示完整的自我,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彼此差异;把学生视为“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育者的意志左右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责任和权利的主体。其次,学生也应当尊重教师及教师的劳动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
二、走进学生倾听心声,个人魅力影响学生。
1贴近、了解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培养起学习的自觉性,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教师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去贴近学生,一视同仁,因势利导,真正做到“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
我所教班中的李某某同学是个性格内向的女生,有一天,突然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很爱我的妈妈,可是我却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妈妈去世了,我不敢接近她,我会害怕。我心里一惊,这个事情和我上的课没有丝毫的关联,怎么会突然问我这样的问题!之后,心里一喜,原来她把我当成了她的朋友,说着她的烦恼!我开始和她交谈,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受了电视里一些科幻内容和神话故事的影响,才有了这样“稀奇古怪”的想法和担忧。而在交谈之后,她也舒展了心中的阴霾,变得开心起来。
可见,教师要积极地去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感受去告诉学生。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我感觉学生是真诚的、善良的,他们也非常愿意与老师交流的,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可,需要向人倾诉心声。
(2)关心学生、以身作则,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孩子。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渊博知识和良好修养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非常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美的知识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其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校园里的一幕:下着小雨,一些家长还未来接的学生聚在学校的花圃边,头挤着头,连雨伞也没遮!我走过,心想着什么事情让这些学生如此地着迷?原来他们在花圃边抓蜗牛!我一阵纳闷,随之训斥到:“下雨了,雨伞也不打,在这抓蜗牛玩?赶快回去了!”学生不但没回去,反而还兴奋地告诉我,老师,你知道吗?我们老师让我们来抓蜗牛,然后通过抓蜗牛的经历,找一找他们都喜欢住在怎样的环境中!我们发现了,原来他们是喜欢潮湿的环境,可是怕水,一下雨,就特别多蜗牛!我顿时一愣:这就是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和熏陶吗?使得他们对事物抱着坚持的态度,观察的信念,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科的热爱!我想是的!在这种场景之下包含的是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有一点少不了,就是他们对学科的热爱,对教师的喜爱。
3、以宽容理解的心对待学生。
思想家黑格尔在他的《生活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就要被执行绞刑的青年押在刑场上,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你看,他那金黄的头发多么迷人!”那个即将永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所站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含着眼泪大声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了。”的确,在现实中赞扬和鼓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
最近我班的一位学生成绩每况愈下,正好她上课表现也不好,于是我当众批评了她,没想到事与愿违,表现更不好了。于是我意识到可能另有原因,后来和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才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很特殊。每次上课我就对她的关注多了,回答问题后多给她的是表扬和鼓励,而后这位学生的成绩也慢慢上升。看来,多了解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取得很大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去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感受去告诉学生。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我感觉学生是真诚的、善良的,他们也非常愿意与老师交流的,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可,需要向人倾诉心声。
三、教师要改变、更新自己,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和行为表现的接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加强道德建设,净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关系。我们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也要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净化师生关系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新时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内涵十分精妙,途径方法颇多。但只要我们从“心”做起,拥有一份爱心,一份童心,一份诚心,一份宽容的心,和谐师生关系离我们将不再遥远。
总之,建立和谐新型的小学师生关系,要先从教师做起。要把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作为切入点。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时俱进,接受现代教育理念,要尊重、理解、热爱学生,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理解、尊重与热爱,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小学师生之间的关系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杰;;浅谈小学教育中如何构建合谐师生关系[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2、王正属;;新课改下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7期
3、张黎明;;和谐师生关系 做好两个“善待”[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4、 和丽.关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索[J].教育实践研究,2012(11).
5、《师生沟通的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5、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 【发布时间】2015/6/24 11:59:02
- 【点击频次】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