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语文早读课不该褪色
【关键词】 ;
【正文】
高中语文早读课好似成了领导、老师和学生最不重视的课,高中生对待语文早读课的态度与兴趣同初中、小学相比反差极大。早读课变得单调、乏味、无序、低效、功利。早读课上的怪现状令人堪忧!
已经是高中了,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要重视思维训练,早读课不必太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老师和部分学生的真实心态。老师和学生认识上存在着这一误区,于是早读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老师到教室后闲庭信步,放任自流。
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应付班风检查在课代表的带读下人人大声朗读,表面上阵势浩大、情感投入而实际上很多滥竽充数,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空空消耗体力,为“读”而读。细心观察会发现部分同学早读完毕又困又累,累得爬在书桌上小睡一下为的是恢复体力。
早读课该更名为早看课,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的世界。不少学生看着流行读物,一些代表着快餐文化的读物,为的是轻松片刻,获得些许幽默、些许快乐、些许哲理。如此他们还认为就对得起早读课,对得起语文老师。
早读课该更名为讲练课,勤奋敬业的老师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着可以利用的时间,唯恐早读因为无效的“读”而荒废,或自己在讲解教材中某篇文章,或自己在讲着课外某首古诗的内容该如何把握之类的,或让学生做着自己设计好的精短语文练习,语文在这类老师眼中可以速成。
早读课上很多学生感到茫然,他们或许很爱早读,但由于缺乏科学引导,有时读完了教材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才入情诵读。
或许会碰到个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他干脆放弃早读,或随意迟到,或利用这个黄金时段做做数理化题目过过瘾,专心致志地背诵英语单词透透气,老师要问问其中原因,他会冷冷答到:语文早读,没劲儿,没意思。这种回答太让老师寒心,生气,但也有老师马上当做什么事情也未发生一走了之。
大考小考考默写,这真苦了他们,学生不得不利用早读课攻下这个堡垒。背诵篇目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月又一月,读了一年又一年,三年都围着它们转;为了高考四分,累了三年。学生明白,老师反复强调反复唠叨,“默写分绝对不能丢”。老师的目标和学生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有着绝对的统一。所以有些时候学生在早读课上的专情还挺让我们感动和欣慰。
有些学校还开设数理化早读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语文早读课的可悲现状,它的存在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高中语文早读课不该褪色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前沿阵地,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更是如此。
美好的一天从早读课开始,早读课心境直截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
早读课是打造扎实基础与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绝佳时间。
其实高考语文高分也是“读”出来的,这是一位省级重点中学名师的经验之谈。
早读课是早早读的课。日日利用一天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通过诵读或吟读等方式,可以储备让自己都佩服的难以估量、难以想象的海量语文资源,但错过了就很难追回。
早读课是专门用来“读”的课!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眼睛所感知的文字与耳朵听到的音义符号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有刻入骨髓,直击灵魂的效果,大大强化了对语言的感知力。
中国文字,音、形、义皆美,需“读”来细细玩味其三美。汉语言作品,特别是古文学作品,大多长短相间,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说理形象,尤其需要通过出声地读方能领悟其曼妙。而对于诗、词、歌、赋、曲来说,“读”是必须的选择,唯有“读”才能品尝它的原汁原味。
早读课利用好可以达到超越技巧、超越方法的效果,形成至美境界。学生将从题海中走出来,其思路与文采就会如溪水汩汩流淌,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大美、小美,发现和创造语文色彩缤纷的新天地。
(三)高中语文早读课满园春色从何来
早读课不单是班风班貌的一次检阅,更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的执教品格。
早读课是语文和外语的专利。语文老师该捍卫语文的尊严,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保护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不欢迎、不同意早读课被其它各科所挤占。
高中语文早读课不同于初中和小学,要适应高中生的特点,高中教学的实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下是笔者的经验与思考,希望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目标明确,全员参与。每日每周的早读任务要具体化,有硬性规定的,人人都得落实的,也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最好由课代表提前写在小黑板上或老师以文件的形式打印出来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明确明日早读须完成的目标。
二、管理到位,及时检测。要分工明确,确保任务的具体落实。可把班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还需老师利用早读时间抽查,另外还要一个周或一个月以笔试的形式检测一次,以便掌握真实的情况,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
三、精心选材,系统筹划,全程指导。高中学生学习潜力大,学习视野开阔,不满足支离破碎的知识,喜欢成系统的全面知识。所以语文老师应该针对整个高中三年,针对高中语文知识体系,针对本校学生世界,选择文质兼备的真正适合诵读或记读的材料,编制一套系统的语文早读教材,要有包括大纲中背诵的篇目,要有经典作品,要有语文基础知识,要有学生自己的作品。这个工程浩大,最好学校语文组老师全体参与、共同攻坚。笔者高三时编辑了15辑的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印发给学生早读时读、记、悟,学生很是喜爱。很多学生说,早读课读了这些东西,心里踏实了,对语文,对高考就心里有底气了,有自信了。
四、引领示范,得法入境。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朗读爱好者,是一名朗读示范者,还须背诵一定量的名篇佳作。首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领悟学生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要读出情感、读出风格、读出意境。然后是能流畅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基本篇目,还要有过硬的功夫:能创造性的高质量朗读某一作品,这样方可让学生心悦诚服,群起效仿,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早读,不知不觉深爱上作品,不知不觉走进作品,读懂作家、读懂作品。笔者的一些学生读大学后来信说经常想起我早读课上还有语文课上声情并茂的朗读,难忘我和他们在教室外木棉树下一起诵读由我所创作的纪念龙山中学建校260周年长诗《木棉花开的时候》,认为受益匪浅,让他们领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五、以思导读,读写结合,有质才是硬道理。高中生善于理解性记忆,追求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喜欢哲理思辩类作品。一味地读是乏味的、徒劳的,也是学生厌恶的。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主动发现问题、思考答案:重难点句子真的理解了吗;某字某词为什么反复出现;作品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作者又是怎样写的;此文与彼文风格有哪些不同……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以读促思,以思导读,读思结合,才能有质的飞跃。同时有时为了重点鉴赏,强化记忆,培养认真的习惯,可以边读边写写某一难写的字或摘录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然目标也很容易达到。
六、形式多样,有趣才是大前提。早读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如此才有活力,让学生在读书时保持一种亢奋状态,让早读课有了波澜,有了色彩,才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效果。可以先齐读几分钟,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再自由读,让学生各显身手,各展芳姿。适时来一次竞赛读,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前排对后排、男生对女生,有竞争才有动力,学生为了荣誉而全情投入,有时根据体裁特点如小说和戏剧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把捉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早读课成败的关键还在语文课任老师。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想方设法,用情用心。认真负责地把早读课经营好,要把小事做大、做细最终成就大事,让早晨的琅琅书声撑起学生多彩的人生!
高中语文早读课不该褪色
新疆昌吉州吉才萨尔县第一中学 霍艳玮
(一)褪色的高中语文早读课
高中语文早读课好似成了领导、老师和学生最不重视的课,高中生对待语文早读课的态度与兴趣同初中、小学相比反差极大。早读课变得单调、乏味、无序、低效、功利。早读课上的怪现状令人堪忧!
已经是高中了,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要重视思维训练,早读课不必太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老师和部分学生的真实心态。老师和学生认识上存在着这一误区,于是早读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老师到教室后闲庭信步,放任自流。
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应付班风检查在课代表的带读下人人大声朗读,表面上阵势浩大、情感投入而实际上很多滥竽充数,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空空消耗体力,为“读”而读。细心观察会发现部分同学早读完毕又困又累,累得爬在书桌上小睡一下为的是恢复体力。
早读课该更名为早看课,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的世界。不少学生看着流行读物,一些代表着快餐文化的读物,为的是轻松片刻,获得些许幽默、些许快乐、些许哲理。如此他们还认为就对得起早读课,对得起语文老师。
早读课该更名为讲练课,勤奋敬业的老师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着可以利用的时间,唯恐早读因为无效的“读”而荒废,或自己在讲解教材中某篇文章,或自己在讲着课外某首古诗的内容该如何把握之类的,或让学生做着自己设计好的精短语文练习,语文在这类老师眼中可以速成。
早读课上很多学生感到茫然,他们或许很爱早读,但由于缺乏科学引导,有时读完了教材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才入情诵读。
或许会碰到个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他干脆放弃早读,或随意迟到,或利用这个黄金时段做做数理化题目过过瘾,专心致志地背诵英语单词透透气,老师要问问其中原因,他会冷冷答到:语文早读,没劲儿,没意思。这种回答太让老师寒心,生气,但也有老师马上当做什么事情也未发生一走了之。
大考小考考默写,这真苦了他们,学生不得不利用早读课攻下这个堡垒。背诵篇目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月又一月,读了一年又一年,三年都围着它们转;为了高考四分,累了三年。学生明白,老师反复强调反复唠叨,“默写分绝对不能丢”。老师的目标和学生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有着绝对的统一。所以有些时候学生在早读课上的专情还挺让我们感动和欣慰。
有些学校还开设数理化早读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语文早读课的可悲现状,它的存在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高中语文早读课不该褪色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前沿阵地,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更是如此。
美好的一天从早读课开始,早读课心境直截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
早读课是打造扎实基础与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绝佳时间。
其实高考语文高分也是“读”出来的,这是一位省级重点中学名师的经验之谈。
早读课是早早读的课。日日利用一天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通过诵读或吟读等方式,可以储备让自己都佩服的难以估量、难以想象的海量语文资源,但错过了就很难追回。
早读课是专门用来“读”的课!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眼睛所感知的文字与耳朵听到的音义符号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有刻入骨髓,直击灵魂的效果,大大强化了对语言的感知力。
中国文字,音、形、义皆美,需“读”来细细玩味其三美。汉语言作品,特别是古文学作品,大多长短相间,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说理形象,尤其需要通过出声地读方能领悟其曼妙。而对于诗、词、歌、赋、曲来说,“读”是必须的选择,唯有“读”才能品尝它的原汁原味。
早读课利用好可以达到超越技巧、超越方法的效果,形成至美境界。学生将从题海中走出来,其思路与文采就会如溪水汩汩流淌,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大美、小美,发现和创造语文色彩缤纷的新天地。
(三)高中语文早读课满园春色从何来
早读课不单是班风班貌的一次检阅,更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的执教品格。
早读课是语文和外语的专利。语文老师该捍卫语文的尊严,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保护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不欢迎、不同意早读课被其它各科所挤占。
高中语文早读课不同于初中和小学,要适应高中生的特点,高中教学的实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下是笔者的经验与思考,希望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目标明确,全员参与。每日每周的早读任务要具体化,有硬性规定的,人人都得落实的,也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最好由课代表提前写在小黑板上或老师以文件的形式打印出来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明确明日早读须完成的目标。
二、管理到位,及时检测。要分工明确,确保任务的具体落实。可把班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还需老师利用早读时间抽查,另外还要一个周或一个月以笔试的形式检测一次,以便掌握真实的情况,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
三、精心选材,系统筹划,全程指导。高中学生学习潜力大,学习视野开阔,不满足支离破碎的知识,喜欢成系统的全面知识。所以语文老师应该针对整个高中三年,针对高中语文知识体系,针对本校学生世界,选择文质兼备的真正适合诵读或记读的材料,编制一套系统的语文早读教材,要有包括大纲中背诵的篇目,要有经典作品,要有语文基础知识,要有学生自己的作品。这个工程浩大,最好学校语文组老师全体参与、共同攻坚。笔者高三时编辑了15辑的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印发给学生早读时读、记、悟,学生很是喜爱。很多学生说,早读课读了这些东西,心里踏实了,对语文,对高考就心里有底气了,有自信了。
四、引领示范,得法入境。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朗读爱好者,是一名朗读示范者,还须背诵一定量的名篇佳作。首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领悟学生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要读出情感、读出风格、读出意境。然后是能流畅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基本篇目,还要有过硬的功夫:能创造性的高质量朗读某一作品,这样方可让学生心悦诚服,群起效仿,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早读,不知不觉深爱上作品,不知不觉走进作品,读懂作家、读懂作品。笔者的一些学生读大学后来信说经常想起我早读课上还有语文课上声情并茂的朗读,难忘我和他们在教室外木棉树下一起诵读由我所创作的纪念龙山中学建校260周年长诗《木棉花开的时候》,认为受益匪浅,让他们领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五、以思导读,读写结合,有质才是硬道理。高中生善于理解性记忆,追求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喜欢哲理思辩类作品。一味地读是乏味的、徒劳的,也是学生厌恶的。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主动发现问题、思考答案:重难点句子真的理解了吗;某字某词为什么反复出现;作品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作者又是怎样写的;此文与彼文风格有哪些不同……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以读促思,以思导读,读思结合,才能有质的飞跃。同时有时为了重点鉴赏,强化记忆,培养认真的习惯,可以边读边写写某一难写的字或摘录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然目标也很容易达到。
六、形式多样,有趣才是大前提。早读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如此才有活力,让学生在读书时保持一种亢奋状态,让早读课有了波澜,有了色彩,才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效果。可以先齐读几分钟,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再自由读,让学生各显身手,各展芳姿。适时来一次竞赛读,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前排对后排、男生对女生,有竞争才有动力,学生为了荣誉而全情投入,有时根据体裁特点如小说和戏剧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把捉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早读课成败的关键还在语文课任老师。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想方设法,用情用心。认真负责地把早读课经营好,要把小事做大、做细最终成就大事,让早晨的琅琅书声撑起学生多彩的人生!
- 【发布时间】2015/6/24 16:15:12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