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认识
广西河池市宜州市庆远镇中心小学 蓝 静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做人,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早在几百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探究的课题。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深钻教材,换位思考
课前准备要充分。要在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让学生充分预习好所学知识。要学会和习惯“换位思考”,多想想学生们需要什么?学生们喜欢怎样学?学生们能不能学得懂?然后进行教学二次设计,这样在课堂中就做到了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满足需要、调控自然了。课中绘声绘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循着学生的认知曲线,随时调控教学环节。课堂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活跃思维、交流进步的智慧场。“水本无华,相荡起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发灵光”。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探讨、发现知识的兴趣和愿望,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后反思长短。俗话说“人无完人”,再好的老师一节课上完,总有些让自己惊喜和遗憾的地方。及时反思一下自己在课堂上的亮点,它将使我们经验更加丰富;反思不足,使我们改进,突破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教学,它会让我们少做一些无用功;反思一下学生在三维目标等方面的收获与不足,它将时时提醒我们要以学生为本。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因此,教学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一般可以提前布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在随机提问时,也可以适当宽限时间,否则学生为了迎合老师,匆忙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走进了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里去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求解。教育要培养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则要做好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分享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乐趣。创造交流的机会。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应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小学生成为语文的“乐之者”呢?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条件。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景的录像之后,在投影屏幕上出示“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段文字,让学生领悟“静静地站着、站着”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所抒发的情。教师凝视着周总理遗像再深沉地说:“站着、站着……”此时此刻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还可以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根据中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对接成语”、“抢答”、“演讲”、“讲故事”、“唱歌”等形式的比赛练习,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学生就更加兴趣盎然,发自内心地热爱语文学科。
四、激发兴趣、人人参与
激发学习兴趣、人人参与课堂学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学习兴趣就是直接维持和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起支配作用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直接地发自内心地对学习的爱好和追求。语文学习兴趣就是对学习语文的追求和强烈愿望,是其它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例如明朝著名学者宋濂在脍炙人口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介绍了自己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刻苦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学有所成的事迹。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杨正宇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类似的话:“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的确,学习兴趣在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老师在授课时,导入要奇,授课要新,结尾要妙,处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学生一旦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因此,充分利用语文课中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就可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极有利的条件学习。例如,二年级上学期,我教了《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藏有很多小动物,我收集了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准备了有关保护动物的课件让学生欣赏,也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卡片做头饰,这样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一课拍手儿歌,课中我请了几位同学上来边拍手边作朗读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也迫不及待地跟着演练。等我讲完这节课,他们已经会背了,我想,只要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并且有所感受的时候,他就会迸发出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 【发布时间】2015/6/24 16:53:49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