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在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启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让新课导入生活化。如《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的导入时,首先让学生动手算一算:如果一个人的寿命为70岁,他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为多少天?学生顿时行动起来,继而感慨生命的短暂,感悟应该珍爱生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计算中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为新课的学习做了情感铺垫。
二、 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
教师平铺直叙的唱独角戏,很难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而且收效甚微。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扬起自信的风帆》时,笔者将全课的知识分为六块,设计成六个栏目,分别为知识窗、急症室、自信之星我最亮、爱我中华、演讲台、建议箱。每个栏目有相关的任务,然后以抽签形式分给每个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各尽其能,发挥所长,20分钟后黑板上已经出现了六个图文并茂的版面,接着让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讲解,学生个个充满自信,展示自己组的劳动成果,其他同学或补充、或建议、或点评,将课堂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最后借机点出如何办好手抄报、黑板报。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得。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我在教学中能够熔现实生活、教材内容、学生思想现状于一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续编故事、续演故事。如在学习《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时,让两个学生扮演老师和违纪学生,续演发生冲突后双方如何处理,然后他们角色换位,重新续演,学生在表演中一方面能够将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表演出来,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懂得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种穿插了表演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 关注课堂情感化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亲近学生、走进学生、感化学生。曾记得索利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道: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尊重、理解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每节课的开始,可以让学生依次进行新闻播报,用鼓励性语言、微笑的表情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展示中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当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用微笑的表情示意他坐下,当高难度的问题出现时,用鼓励的语气提示学生,学生愈不会的时候,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支持、引导,而不是指责、讥讽、谩骂。每节课的结尾我总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在交谈中师生之间的思想得到了交流,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四、 精选案例体现时代性
案例的选择和应用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案例不仅能增强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提高道德认识。在教学中选取案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所选案例既要体现新颖、典型,更要重视案例的时代性。如在学习《让生命之花绽放》时,教材上的案例虽然典型,用起来有“硬灌”的味道,可以结合时事,如选择了动车事件后的各项救援工作的材料,课堂立刻沸腾起来,学生在分析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应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有的同学还对我国交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五、 课堂评价注重有效性
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个人才。笔者在教学中深深地感到: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知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如果一节课评价方法用得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课堂会成为一潭死水。“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学生,应常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日常教学中,注重课堂评价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形式上,分组展开比赛,在黑板的一角绘制表格,标明参与度、精彩度、质疑度,并指定学生记录,有时精心设计一些图案,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大参与度。同时注重教学语言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所创新。”“这位同学是一个小哲学家,分析问题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评价用语用得具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和自信,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组内互评或组间互评,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了倾听、尊重、关心他人,辨别是非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在评价中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重要的是效率得到提高。从中能进一步认识到: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不仅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还要注意评价的有效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切不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努力向优化思想品德课堂这一目标迈进,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平台。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潜心备课,精心执教,耐心育人,就一定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爱新舍里镇中学 永志红
一、 新课导入生活化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在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启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让新课导入生活化。如《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的导入时,首先让学生动手算一算:如果一个人的寿命为70岁,他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为多少天?学生顿时行动起来,继而感慨生命的短暂,感悟应该珍爱生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计算中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为新课的学习做了情感铺垫。
二、 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
教师平铺直叙的唱独角戏,很难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而且收效甚微。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扬起自信的风帆》时,笔者将全课的知识分为六块,设计成六个栏目,分别为知识窗、急症室、自信之星我最亮、爱我中华、演讲台、建议箱。每个栏目有相关的任务,然后以抽签形式分给每个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各尽其能,发挥所长,20分钟后黑板上已经出现了六个图文并茂的版面,接着让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讲解,学生个个充满自信,展示自己组的劳动成果,其他同学或补充、或建议、或点评,将课堂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最后借机点出如何办好手抄报、黑板报。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得。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我在教学中能够熔现实生活、教材内容、学生思想现状于一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续编故事、续演故事。如在学习《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时,让两个学生扮演老师和违纪学生,续演发生冲突后双方如何处理,然后他们角色换位,重新续演,学生在表演中一方面能够将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表演出来,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懂得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种穿插了表演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 关注课堂情感化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亲近学生、走进学生、感化学生。曾记得索利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道: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尊重、理解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每节课的开始,可以让学生依次进行新闻播报,用鼓励性语言、微笑的表情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展示中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当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用微笑的表情示意他坐下,当高难度的问题出现时,用鼓励的语气提示学生,学生愈不会的时候,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支持、引导,而不是指责、讥讽、谩骂。每节课的结尾我总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在交谈中师生之间的思想得到了交流,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四、 精选案例体现时代性
案例的选择和应用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案例不仅能增强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提高道德认识。在教学中选取案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所选案例既要体现新颖、典型,更要重视案例的时代性。如在学习《让生命之花绽放》时,教材上的案例虽然典型,用起来有“硬灌”的味道,可以结合时事,如选择了动车事件后的各项救援工作的材料,课堂立刻沸腾起来,学生在分析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应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有的同学还对我国交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五、 课堂评价注重有效性
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个人才。笔者在教学中深深地感到: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知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如果一节课评价方法用得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课堂会成为一潭死水。“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学生,应常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日常教学中,注重课堂评价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形式上,分组展开比赛,在黑板的一角绘制表格,标明参与度、精彩度、质疑度,并指定学生记录,有时精心设计一些图案,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大参与度。同时注重教学语言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所创新。”“这位同学是一个小哲学家,分析问题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评价用语用得具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和自信,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组内互评或组间互评,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了倾听、尊重、关心他人,辨别是非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在评价中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重要的是效率得到提高。从中能进一步认识到: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不仅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还要注意评价的有效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切不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努力向优化思想品德课堂这一目标迈进,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平台。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潜心备课,精心执教,耐心育人,就一定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 【发布时间】2015/6/24 16:55:53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