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
【正文】
一、注重师生关系的衔接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要搞好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做学生的朋友。由于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表现为更强烈的自尊。因此,如果老师用鄙夷的眼神或语言批评出错的学生,学生会产生挫折感而备感压抑,继而降低学习热情。(2)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年龄增长了,个性也加强了,不同的个性,其学习方法和特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全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外向性格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表演性质的学习活动,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尽量避免他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应采取不同的批评和表扬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愉快高效地学习。
二、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机械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很快便能适应其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只要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难达到大纲要求。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在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时期,而对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①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就不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抓好复习。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小学英语一至六册的内容。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了系统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让学生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②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学生学习凭兴趣、靠督促,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以简单日常对话为主,读和写的训练量都很小,语法知识几乎空白。针对学生的问题,我采取了分阶段侧重解决、各个击破的措施。在批改书面作业时,采用书写评分和内容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以求达到书写规范;用单词听写和竞赛的方式,以减少拼写错误;采用英汉互译和故事改写的方式,发现典型错误,让大家都来改,并配以单项练习,解决语法问题。③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例如:我在教有关天气的内容时,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和季节,并说明原因,鼓励他们说出一些似乎可笑的真心话。我曾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英语对话,听了对话,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心声。④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挂图、卡片、实物、电教设备、简笔画等,营造出语言交际的情景。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注重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评价语言有着判断、指引、激励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承担着学习和发展英语的启蒙任务,是一门以语言交流活动为主的课程。在与学生交流探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形成性评价,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生活有关的语言知识,帮助他们体验语言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尤为重要。比如PEP教材中,笔者在教授这课时,
T: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S: I like fall. It is pretty.
T: Why is it pretty?
S: I can see beautiful kites in the sky. I can see colorful trees in the forest. I can see colorful flowers in the park. I can see colorful fruits in the garden.
T: Wow, we can see so many nice things in fall. It is so beautiful and pretty.
在上面的师生会话中,我对于学生的回答并不仅仅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而是实现了语言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表达了教师对学生敢于展示自己成果的赞赏,同时又表达了我对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肯定。激励性评价策略,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情感表达。既有评判性评价,又有激励性、鼓动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又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他们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通过实践,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只要重视小学与初一的英语知识的有机衔接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兴趣,提高初一英语的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看法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金粟小学 张利鹃
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进入中学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样中学英语老师难免会埋怨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英语教师又会责怪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英语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师生关系的衔接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要搞好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做学生的朋友。由于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表现为更强烈的自尊。因此,如果老师用鄙夷的眼神或语言批评出错的学生,学生会产生挫折感而备感压抑,继而降低学习热情。(2)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年龄增长了,个性也加强了,不同的个性,其学习方法和特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全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外向性格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表演性质的学习活动,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尽量避免他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应采取不同的批评和表扬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愉快高效地学习。
二、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机械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很快便能适应其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只要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难达到大纲要求。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在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时期,而对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①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就不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抓好复习。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小学英语一至六册的内容。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了系统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让学生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②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学生学习凭兴趣、靠督促,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以简单日常对话为主,读和写的训练量都很小,语法知识几乎空白。针对学生的问题,我采取了分阶段侧重解决、各个击破的措施。在批改书面作业时,采用书写评分和内容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以求达到书写规范;用单词听写和竞赛的方式,以减少拼写错误;采用英汉互译和故事改写的方式,发现典型错误,让大家都来改,并配以单项练习,解决语法问题。③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例如:我在教有关天气的内容时,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和季节,并说明原因,鼓励他们说出一些似乎可笑的真心话。我曾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英语对话,听了对话,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心声。④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挂图、卡片、实物、电教设备、简笔画等,营造出语言交际的情景。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注重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评价语言有着判断、指引、激励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承担着学习和发展英语的启蒙任务,是一门以语言交流活动为主的课程。在与学生交流探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形成性评价,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生活有关的语言知识,帮助他们体验语言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尤为重要。比如PEP教材中,笔者在教授这课时,
T: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S: I like fall. It is pretty.
T: Why is it pretty?
S: I can see beautiful kites in the sky. I can see colorful trees in the forest. I can see colorful flowers in the park. I can see colorful fruits in the garden.
T: Wow, we can see so many nice things in fall. It is so beautiful and pretty.
在上面的师生会话中,我对于学生的回答并不仅仅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而是实现了语言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表达了教师对学生敢于展示自己成果的赞赏,同时又表达了我对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肯定。激励性评价策略,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情感表达。既有评判性评价,又有激励性、鼓动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又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他们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通过实践,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只要重视小学与初一的英语知识的有机衔接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兴趣,提高初一英语的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5/6/24 17:02:41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