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打造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作者】 郭潆瑾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打造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贵州省六盘水市十二中 郭潆瑾

 

  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异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的课堂遵循新课标的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如何让自己的物理课上得更好、更高效、更轻松,这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那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物理课堂呢?下面是我从教来的一些亲身体会和感受,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主要从以下的五个方面来谈谈:
  一、物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前提
  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但歌德曾有一句名言叫:“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另一方面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兴趣,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这点呢?就我平时上课的经历谈谈几点看法:
  1,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光的色散》时,我先安排学生玩吹泡泡水的游戏,让整个教室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大小各异的泡泡,仿佛来到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我先演示了一个“仙女散花”的实验,(即用一根排水管,一头对着事先准备好的五颜六色的小纸片,另一头甩动起来,这时小纸片就会从甩动的管口洒落出来,像仙女散花一样。)在如此曼妙的情景中进入学习,想开小差都难!
  2,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生活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教学
  联系生活实例,启迪学生探索新知,培养他们不断追求新知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化难为易,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习“二力平衡”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了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例举生活中的挑水、坐跷跷板等他们熟悉的生活实例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节知识。还有为什么夏天去海边玩耍,在沙滩是行走会觉得很烫脚,可是在海水里游泳会觉得很凉快,从而说明海水和沙石的比热容不同,吸热能力不同等等。
  3、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效课堂的教学
  比如说“听话的水”(将一矿泉水瓶的瓶盖是打个洞,接近瓶底处也打个洞,然后装满水后立即盖上瓶盖同时用手堵住瓶盖是的小洞,提起水瓶后发出指令:“出水,停下”,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发出指令),其实神奇之处就是我们将要学到的大气压强;“浇不灭的火”(平面镜成像);再增添生动神秘的语言色彩,语言着色,“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等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是成就高效课堂的载体
  《新课标》基本理念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为关怀,它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个性需求,既要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人文修养,这就需要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希尔伯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产生的教学成果大不相同,学生的记忆率为:教师讲授为5%、阅读为10%、视听并用为20%、教师演示为30%、学生讨论为50%、学生实践为70%、学生教别人为90%。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话:“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教师能够寻找到一种适合的好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为了促使学生从物理的研究方法出发,去学习其它的课程,从而达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物理课堂上形成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即“自助、互助和辅助”教学的模式。
  就像人们去吃自助餐一样,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取想要的食物,但是只是依照个人的喜好,营养不一定齐全。那自助学习也是一样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自学阶段通过自学与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从书本里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互助学习则是在学生自助学习后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的分享,分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有小组长、记录员等,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能找出较难的不易理解的知识,然后请各个小组主动上台展示自助和互助学习后所获得知识,不全面的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继续上台补充。在这个环节中,还能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自动生成一种潜在的竞争机制。
  三年前的一堂课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学习的是《分子扩散》这节的内容,自助学习环节结束后,到了学生互助和自我展示的环节,胡娜小组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汽车在公路是飞驰而过留下尘土飞扬属不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我当时就他们组所提出的问题已经感到很吃惊了,可是令我吃惊的还在后头呢?接着胡娜说了:“这个问题我们请李伟他们小组的同学来回答。”我以为会难倒李伟他们小组的同学,谁知李伟同学直接站起来就接招了:“我认为,尘土飞扬不属于扩散现象,因为尘土不是分子,扩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的分子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话音刚落,同学们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大,有这样一个学生叫胡超,接到他们班的物理时,他是一个很内秀的小男孩,物理成绩平平,上台展示自己是声音很小还会脸红。有一次我布置全班同学回家自制教具,第二天检查时就两个同学认真的完成,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了物理课代表。从此之后他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变强了,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了,并获得了第22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六盘水赛区一等奖。上高中后的教师节来看我告诉我:“老师,您改变了我的想法,以前我觉得自己认真学习就可以了,自从您教我的物理后我对自己更加自信了,而且觉得物理非常有趣,还很实用,充满了神秘,我用自己的压岁钱在家建了个简易的物理实验室。”作为老师这时的你难道没有成就感吗?
  在互助的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的潜能被挖掘出来了,物理课变成了他们自我展示的平台,物理课堂变得更轻松更愉悦了,他们还常常会带给我很多的惊喜,让你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教师理念转变和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教师只有简化教,放弃包办,通过学生自学、生生互学,师生交流,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就非常的有必要了,参与的目的是抓住知识主线,思路清晰,讲练适度,点到为止,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重点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难点问题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那么,物理教学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作为教师,要促使学生从物理的研究方法出发,去学习其它的课程,从而达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验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关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45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5分钟的实验展示。
  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过程。物理的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事实和现象创设情景、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轻易地使学生产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物理知识、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的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学以致用这一过程,注重实验过程,尊重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好实验电路图及记录数据的表格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电路接好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不正好加强了学生排除故障体型的实战演习吗?
  多提供学生创新性实验的研发。比如:用漏斗口朝上,吹乒乓球;在瓶口吹硬币;“仙女散花”;孔明灯的制作等等,既让学生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的能力。
  四、 现代教学手段是推动高效课堂的“燃油”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有些实验在演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些实验还存在潜在的危害或是耗时较长等缺陷,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物理教学更为高效,也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了。其实多媒体教室和白板教室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这不就是极好的教学资源吗?
  例如:学生对电压的理解就很抽象,如何老师能模拟水压制作一段动画,既可以降低对电压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不为呢?还有在学习分子扩散现象时,对于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的扩散实验的演示很容易,效果又明显,可是固体分子的扩散耗时就很长了,课堂教学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此时课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件展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固体分子间也存在扩散现象而且是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教师要努力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其他技术、组织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考、操作、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初中物理的高效学习。
  五、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制是确保高效课堂实施的保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的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得到老师的表扬很肯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确保高效课堂实施的保“助燃剂”。
  1、课堂是适度的口头表扬能使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
  2、进行分组教学的模式就要进行小组竞争的机制,每次考试分析各小组的提升空间并表扬进步最快的小组成员,有可能的话发点小小的奖品;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教师都能真正做到用“心”去教,适当创设多种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教学情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就会变成一种乐趣,变成一种享受的话,就会促进物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 【发布时间】2015/7/5 17:53:52
  • 【点击频次】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