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电子书对传统图书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
【正文】
一、电子书的定义及其特征
电子书: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 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UMD、JAR、TXT 等格式的电子书籍。
电子书具有下述特征:①依靠网络传播;②需要一定的阅读设备如电子阅读器、pc机等;③内容深度大,具有个性化、不同于网上新闻等的信息内容;④具有检索功能,特别是以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电子书贮存量大、便于携带。除了象纸本图书一样阅读方便外,还具有图文声像并茂、阅读时可随处做笔记加书签、能透过内容的超链接、不断地让读者进一步去发掘更详细的资料、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电子书问世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业内人士认为最终将会取代纸质图书。
二、 电子书的优缺点 :
优点 1、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未完成的文章小说。
2、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3、环保,节约资源。
4、便宜,能更快更好的阅读更新的书籍,且较为省钱。
5、内容丰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电子书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6、阅读软件上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调字体大小颜色、滚动阅读模式、夜间阅读等更有利于读者更好的阅读书籍。
缺点 1、容易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
2、经常出现乱码、错字等情况,阻碍阅读。
3、依赖设备,没有独立性。
4、盗版横行,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让原创作者受到巨大的损失。
三、发展现状
在中国,多数经典作品或最新作品为纸质出版。而阅读那些内容深刻的书籍,读者依旧首选纸质书。电子书虽早已存在,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一直没有流行起来,直到亚马逊开发出了依托于庞大电子图书销售网络的Kindle电子书,才真正引爆了电子书市场,中国网民规模逐年扩大,为电子书提供了宽阔的舞台,更成为电子书普及的强大动力。电子书改变的只是阅读方式,阅读仍以内容为主。随着显示技术、3G技术、手写功能、资源建设等的发展,电子书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更多读者感受到了这一新兴技术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电子书从“亮点”走向“热点”成为必然。
四、 电子书对传统图书的影响
4.1电子书影响了传统图书提供阅读的方式
数字化时代,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利用零碎的时间和一切可能的形式进行阅读,已成为数字化时代阅读的特征之一。电子书正是满足了这样的社会需求,以其“高普及、低成本、移动性、互动性、音画性”的特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阅读首选。电子阅读器作为专用于阅读的产品给用户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使阅读从过去严肃认真变成娱乐活泼化,阅读不仅有快读、“娱读”、还有听读,同时也为弱势群体(视障者与孩童)带来方便。面对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图书提供阅读的方式必然会受到影响。
4.2电子书对传统图书服务的影响
传统图书的服务是传统图书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图书生存的根本。在信息与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获取的要求是方便、快捷,传统图书传统的借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传统图书低层次的被动服务方式受到了影响。积极探索电子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特别是网络服务和电子阅读器服务模式对传统图书来说已迫在眉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的服务正突破物理空间,以网络为依托,通过电子书阅读器等新型移动设备提供信息服务,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可得到帮助,成为用户学习、生活的导航。传统图书的服务将会变得更加“泛在”。
五、 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子书将会覆盖大部分书籍,如小说、杂志等,并且内容会更丰富,设计更具人性化,在线阅读会更方便。比如,可以随便做笔记,能打印出来纸质的文件,而这种文件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材质。并且里面有更加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穿插其中成为高级的电子书。还可增加听书的方便性,只要下载下来的文件自动可以听,而且不用流量。而对于有难度的电子书,可以附带教师讲解视频、易错点、习题等相结合的电子书。同时,可用新型能源产生电,最好做到不断电,为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但是,在近期内,电子书不会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
提高电子图书利用率是充分利用传统图书资源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新途径。针对电子图书认知度较低、阅读率很低、满意度不高的实际情况,传统图书、电子图书商应合力做好改进工作,整合图书内容、用标准来保护知识产权,以及通过网络运营商向消费者发送图书内容。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是扩大电子图书发展空间是重要方面。
电子书对传统图书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疆伊宁市图书馆 韩 雷
近年电子书正快速兴起,未来电子书可能像Pc或手机一样普及,改变现有的以书本为主的阅读形式,这势必会对利用纸质资源开展服务的传统图书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及挑战,从而影响传统图书未来发展方向。
一、电子书的定义及其特征
电子书: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 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UMD、JAR、TXT 等格式的电子书籍。
电子书具有下述特征:①依靠网络传播;②需要一定的阅读设备如电子阅读器、pc机等;③内容深度大,具有个性化、不同于网上新闻等的信息内容;④具有检索功能,特别是以电子阅读器为载体的电子书贮存量大、便于携带。除了象纸本图书一样阅读方便外,还具有图文声像并茂、阅读时可随处做笔记加书签、能透过内容的超链接、不断地让读者进一步去发掘更详细的资料、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电子书问世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业内人士认为最终将会取代纸质图书。
二、 电子书的优缺点 :
优点 1、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未完成的文章小说。
2、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3、环保,节约资源。
4、便宜,能更快更好的阅读更新的书籍,且较为省钱。
5、内容丰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电子书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6、阅读软件上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调字体大小颜色、滚动阅读模式、夜间阅读等更有利于读者更好的阅读书籍。
缺点 1、容易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
2、经常出现乱码、错字等情况,阻碍阅读。
3、依赖设备,没有独立性。
4、盗版横行,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让原创作者受到巨大的损失。
三、发展现状
在中国,多数经典作品或最新作品为纸质出版。而阅读那些内容深刻的书籍,读者依旧首选纸质书。电子书虽早已存在,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一直没有流行起来,直到亚马逊开发出了依托于庞大电子图书销售网络的Kindle电子书,才真正引爆了电子书市场,中国网民规模逐年扩大,为电子书提供了宽阔的舞台,更成为电子书普及的强大动力。电子书改变的只是阅读方式,阅读仍以内容为主。随着显示技术、3G技术、手写功能、资源建设等的发展,电子书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更多读者感受到了这一新兴技术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电子书从“亮点”走向“热点”成为必然。
四、 电子书对传统图书的影响
4.1电子书影响了传统图书提供阅读的方式
数字化时代,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利用零碎的时间和一切可能的形式进行阅读,已成为数字化时代阅读的特征之一。电子书正是满足了这样的社会需求,以其“高普及、低成本、移动性、互动性、音画性”的特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阅读首选。电子阅读器作为专用于阅读的产品给用户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使阅读从过去严肃认真变成娱乐活泼化,阅读不仅有快读、“娱读”、还有听读,同时也为弱势群体(视障者与孩童)带来方便。面对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图书提供阅读的方式必然会受到影响。
4.2电子书对传统图书服务的影响
传统图书的服务是传统图书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图书生存的根本。在信息与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获取的要求是方便、快捷,传统图书传统的借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传统图书低层次的被动服务方式受到了影响。积极探索电子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特别是网络服务和电子阅读器服务模式对传统图书来说已迫在眉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的服务正突破物理空间,以网络为依托,通过电子书阅读器等新型移动设备提供信息服务,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可得到帮助,成为用户学习、生活的导航。传统图书的服务将会变得更加“泛在”。
五、 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子书将会覆盖大部分书籍,如小说、杂志等,并且内容会更丰富,设计更具人性化,在线阅读会更方便。比如,可以随便做笔记,能打印出来纸质的文件,而这种文件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材质。并且里面有更加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穿插其中成为高级的电子书。还可增加听书的方便性,只要下载下来的文件自动可以听,而且不用流量。而对于有难度的电子书,可以附带教师讲解视频、易错点、习题等相结合的电子书。同时,可用新型能源产生电,最好做到不断电,为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但是,在近期内,电子书不会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
提高电子图书利用率是充分利用传统图书资源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新途径。针对电子图书认知度较低、阅读率很低、满意度不高的实际情况,传统图书、电子图书商应合力做好改进工作,整合图书内容、用标准来保护知识产权,以及通过网络运营商向消费者发送图书内容。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是扩大电子图书发展空间是重要方面。
- 【发布时间】2015/7/5 18:41:41
- 【点击频次】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