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作者】 郑启桂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一中学 郑启桂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其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在教学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是以问题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促进定向性学习,使学生在生问或释问的过程中萌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物教学;问题情境

  一、从日常生活实际中创设问题情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可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例如学习特异性免疫内容时,从自已胳膊上种的“牛痘”说起,学生立刻就活跃起来,兴趣也就来了。再问他们打过什么预防针?医生给你注射的到底是什么物质,能够预防你再患该病?学生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同时教师趁机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打预防针,是不是就没有抵抗能力呢?这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被激发了,不知不觉也就进入了新课程的学习。又如讲授“细胞的癌变”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光浴入手,让学生讨论晒太阳的利与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由此引入对“细胞癌变”的学习,也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通过演示实验设置问题情景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有许多相关实验,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可以借助演示实验来设置问题情景。比如在讲解《物质跨膜的实例》时,可考虑用演示实验来帮助设置问题情景:切取适量的黄瓜,撒上盐或者是蔗糖,一段时间后盘子中会有水分出现。设疑:水分来自哪里?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失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课本问题探讨中的渗透作用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漏斗中的液面为什么会上升?上升到一定位置不再上升的原因?用纱布替代半透膜,结果会怎样?膜两侧都是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能够对自己的推论作出评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运用生物科学史设置问题情景
  在生物学的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学研究史,利用生物学研究史设置问题情景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新课程中,安排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将近有20 个有些科学史本身就充满了一个个疑问,这些疑问的解决就把学生带入到那充满曲折和探索之旅中去,以科学发现史为载体,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当年的研究历程,使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和理解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而且也能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时,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到卡尔文用同位素示踪法得知光合作用中间产物和环节,确定暗反应过程,在对发现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如:如何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如何证明CO2和H2O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何证明产物中氧气的来源?等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通过小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在生物教学中,以小故事创设问题情景是导入新课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该种方式使用得当的话,对于引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遗传规律》的教学时,开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便生爱慕之情,向肖翁写信求爱。信中写到:“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糟了吗?”对于这种针锋相对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争论不休,这就可以利用学生们的“知新”欲望引导思考,进入《遗传规律》新知识的探索。
  五、通过古诗文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古诗文中的生物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析背后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使教师教学语言简练,富于人文色彩和审美情趣,有益于提高教学艺术性。例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可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导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试着让学生分析“红杏出墙”的原因,同时引入课本问题探讨中图片上“东施效颦”的植物,一节课的在欢笑和疑问中展开。又如,在讲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可由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导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引导学生分析“落红”是何物?其中含有哪一类化合物?又是如何“化作春泥”的?为什么能“护花”?应用古诗和一系列问题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同时,这样的引入还可以为学生理解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物质循环的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情景创设运用得好,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另外,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思山、汪忠主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M]成都,学苑出版社1990
  [3]王绪顶,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文理导航(上旬),2012年07期
  [4]廖兴毅、牟必芳,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途径[J],新疆教育,2012年
  [5]赵凯,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 2012年05期

 

  • 【发布时间】2015/7/5 18:44:23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