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藏区汉语文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藏区汉语文教学质量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寄宿制藏族小学 杨拉毛
【摘 要】 藏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语文双语教学,让学生走出母语影响的困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双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拓宽教学手段,同时在营造校园汉语氛围上下功夫。
【关键词】 藏区;少数民族;语文;双语教学
提高汉语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民汉兼通”目标的实现,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目标。实施双语教学,并不是用汉语取代母语,改革汉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及运用汉语的环境与机会,更好地为汉语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全方位创设课内外汉语语言实践的条件和环境。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开展每日汉语每个班级开设了汉语专栏,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真情互动。另外,要多次举办双语演讲,升旗仪式,口语大赛、汉语书写比赛并和实验小学师生联欢等各项活动,要激发学生学汉语、用汉语的热情,锻炼同学们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全校师生营造浓厚的汉语氛围。
一、让学生走出母语影响的困境
母语是与生俱来的。在藏区,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的学习汉语,掌握和运用汉字,流利地运用普通话和外界交流,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并不是要求他们丢掉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他们冷漠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是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
做为汉语教师,在学生刚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拼音认字,教师不但要教他们读准拼音和识字,而且要和他们用双语对话、互动沟通,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说话,要求他们用普通话来表达。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汉语的魅力,更有利于教学。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双语教学的重点
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藏语言让学生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得以锻炼、巩固和提高。
(一)听
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明白里面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还要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要能够快速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所听的内容能区分主次,心中要记住所听到的内容。要求多听广播新闻,培养“多听识广”,才能让自己做到言之有物。
(二)说
说是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的最根本的途经。课堂上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机会,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家庭或周围的人和事,讲故事,等等,使他们的胆量得以锻炼,让他们敢说、能说、巧说。
(三)读
多阅读,包括多方面的书籍以及报刊杂志,这样有利于词语积累,扩大知识面,得到多方面的陶冶,拓宽他们对其它民族文化的了解;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能够纠正学生音准,纠正方言音,增强语感,使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有更深层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便于他们在用汉语交流时更好地阐述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写
写是学生学会观察和善于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并把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流露于文字的表达中。通过写作的训练,使听读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在汉语言运用得到检验。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一)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灵活多样地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知识基础;要不断地充电,把自己培养成知识渊博的教师;还要做到不准备的课不上,一定要吃透教材,分析好课标,分析好学生,掌握上课流程,备好教案。这样就不会在上课时言之无物。所以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选折好该课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怎样教,教什么,学生从这堂课获得什么,设计好每一堂课,做到有的放矢。课前几分钟可让学生讲故事或朗诵课文或自选题目进行演讲。这活动也可放在下课前几分钟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演讲,活跃一下,轻松一刻。让他们从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与掌握。
(二)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展现汉语的魅力。
好的口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和情感。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让你的汉语达到你想要表达的效果,才能够吸引学生听课。教师这个职业,对口才的要求不薄。口才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口才不好,纵有满腹经纶,也表达不出来,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口才。语文教师有好的口才,才能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地把汉语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再加上语文老师有创新、有激情、充满生活情趣的话,所造就的语境就会让学生在自觉中努力学习和掌握汉语,喜欢学习语文老师用汉语来表达了。
(三)文雅大方微笑的老师,有利于双语教学的贯通。
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是指当传授知识的教师,“为人表”指教师的仪容仪表、衣着、发型、饰品搭配、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等都要起表率的作用。所以“为人师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自己的仪表要端庄、举止谈吐文明大方,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出口伤人,不挖苦讽刺,不歧视差生。教室是神圣的殿堂,在进入教室前,要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不把不好的心态和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教师面带微笑,表现了教师好的心情和自信,学生也感觉教师真诚友善而情绪放松,师生距离拉近。这样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也乐于和教师交往,乐于用汉语和教师交流。
四、拓宽教学手段
(一)设计好课堂用语,选好教具
教师可以通过卡片,美丽的图画、风趣的语言来设计课堂用语、课堂游戏或讲有趣的幽默的童话故事,朗朗上口的唐诗,或者利用录音机、小黑板,以及开发、制作了本门课程的讲稿,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VCD光盘和多媒体、互联网的运用,课堂表演等等来刺激和引导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学习汉语的兴趣。学生每有一点进步,要给予表扬,让他们找到信心,大胆放开地用普通话来说话。
(二)作业、作文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的情况,进而及时反馈。
作业、作文都是学生平时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反映,也是教师跟学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的一个渠道。教师亲切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高兴好些时间,而且又有上进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不要吝啬,要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上进信心。好的作业、优秀的作文要在班上表扬,或者读给全班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欣赏。作文利于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作文尽情地运用汉语来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大胆创新。
(三)认真听课做笔记,坚持写日记周记。
学生做课堂笔记可以稳住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复习和记忆,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的知识,对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上课不做笔记的同学,上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收效很差,甚至颗粒无收,或许想睡觉,影响别的同学。而写日记周记,既可以锻炼个人的意志,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观察与分析生活的能力,记载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同时又可以积累作文材料,方便日后翻阅,对提高写作能力特别有利。
五、在校园里营造全方位汉语氛围
学校要有教学用的挂图、录音机、投影机、光盘播方机、多媒体教室。这些设备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为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进入情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楼的楼道里、办公室、教室、阅览室等贴有“请讲普通话”的标记,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接受到学习汉语的信息,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学习汉语的环境,营造一个学习汉语的氛围。
二、建立开放的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是学生汲取课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能够让广大学生从中汲取良好的营养成分,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氛围,使读书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读书蔚然成风。“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六、结语
语文双语教学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年级教学使用,而高年级的学生基本都能使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都可以用汉语和外界交流与沟通。所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少采用或者不必要采用双语进行语文教学了,这时可以适当放开或者只用普通话进行语文教学了。
- 【发布时间】2015/7/21 16:57:50
- 【点击频次】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