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刘宗惠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庆市巫山县秀峰初级中学 刘宗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与强化剂。主动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1、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使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我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比如怎么利用数学知识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学了圆锥面的展开图的内容后,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在概念教学中不只是简单的给出定义,而是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比如我在九年级几何《圆》一章学习弦切角概念时,先让学生回忆并观察刚刚所学过的圆周角,即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圆上转动圆周角的两边,当转至一边与圆相交而另一边与圆相切时,请同学们给予命名,从而得出弦切角的概念。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既学习了弦切角的概念,又渗透了对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主动学习兴趣
  1.进行情感交流,促进自主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动中反映出来。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老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受到有关老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我在与学生交谈中,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学困生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保护其学习积极性。2.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主动学习兴趣。好奇是青少年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尽脑汁,费一番苦心,探索它,求解它,所以我根据一节课的内容,精心地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新奇,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另外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数学家的故事,猜数学谜语,针对学生喜胜不服输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竞赛和游戏,这些都非常受学生欢迎,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可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途径很多, 比如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主动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学教“相离”现象;充分利用电化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此外,采用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形式,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为了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探究,这里谨以之抛砖引玉,愿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学习与交流。

 

 

  • 【发布时间】2015/7/21 16:59:47
  • 【点击频次】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