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作者】 龚协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贵州省六盘水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龚协静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陷入困境,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意识淡薄。笔者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作为突破口,从教师对纲领性文件的研读,自己教学《演讲会——尊师爱校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的角度来初步探索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关键词】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似乎越来越陷入一种困境:学生厌学,教师难教。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不免尴尬、无奈。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究其原因是:中职语文教学模式陈旧,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者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也不确切,让学生们感觉到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通教育没有区别。因此,不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近十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有关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纲领性的文件。例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随后,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按照大纲的要求编写出了新教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蓝本。由此可见,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中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仅仅拿着新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研究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联系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创新,才能走出困境。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拓宽知识面,积累知识,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听、说、读、写和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将以语文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材中的演讲会窥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一、教师要认真研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领会其实质,深挖教材,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大纲》中的课程性质与任务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从此处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就必须体现职业特色,不能与普通教育混为一谈。并且,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增强动手能力。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又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可见,就业、创业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学只有围绕就业和创业开展,才不会迷失方向。如果我们教师还是一味的强调学科本位的教学,无疑就把各科的知识割裂开来,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当他们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就无所适从。
  二、以教材中的演讲会为例,开展《尊师爱校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活动,窥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不仅重视对活动课程的设置,而且对活动课程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亮”就“亮”在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它也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去效仿。在此,笔者就选取教材中的《演讲会——尊师爱校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尝试:
  (一)、目标设计
  1、通过收集学校的资料,全面认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增加热爱校园之情;
  2、利用图书室、网络、报刊杂志等手段收集有关教师的信息,再结合自己身边教师的事,说出自己的感受;
  3、撰写演讲稿,经过多次修改,逐渐掌握演讲稿的写法;
  4、全班同学都要上讲台演讲,克服心理障碍,体会演讲的语言特色;
  5、在全班的范围内,实行民主测评,推选出2位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使其体验竞争意识,体会成就感。
  (二)、内容设计
  1、活动指导教师:龚协静
  2、活动时间:2013年11月11日——11月22日
  3、活动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4)班全体学生(50名)
  4、活动的组织形式:个人、小组、集体活动相结合
  5、活动过程
  ⑴、赛前筹备与宣传阶段
  ①班内制定演讲实施方案。
  ②组织召开班委会,布置活动实施计划,分工明确。
  ③开展前期宣传活动。
  将全班分为5个小组(10人/组),负责张贴演讲海报,办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悬挂主题条幅,校园网站的宣传
  ④举行一次班级宣传成果座谈会,交流宣传经验。
  ⑵演讲活动的实施阶段
  ①教师对演讲内容及要求的说明。
  ②宣读比赛评分标准。
  ③个人演讲稿的撰写。
  ④学生互相修改演讲稿。
  ⑤教师修改演讲稿。
  ⑥班级举行演讲比赛。
  本班每位同学都要参与,教师在每位同学的演讲后作针对性的点评。采取5位小组的组长和教师评分的方式,最后取平均分选出2为选手参加学校比赛。
  6、分步骤的对2位选手进行指导,教师和学生提出整改的意见,步步落实。
  (三)活动收获
  1、同学们之间得到了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在增强友谊的同时,又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2、消除了农村学生上台演讲的心理障碍,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了演讲稿的写法,并知道文章是在不断的修改中出佳作的,分享了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4、树立了尊敬教师,热爱校园,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
  三、中职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基础文化课教师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如果再以原来文章篇目着手改革的话,教师会自然而然的搬出原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仅仅从备课的这一细小的教学环节来说,他们会参照教学参考书,不知不觉的回到学科体系中去,加大了教学改革的难度。从综合实践入手,目前的教学参考书没有提供蓝本,教师们会对此方面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在理论的指引下,结合身边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鲜活的教学环境。
  2、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科课程是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封闭性。如今的中职生,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的现代社会。他们的身边有信息快捷,容量大的网络、电视、手机等现代工具。教材从编写到成形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信息和技术落后,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不大,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只有多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根据他们的心理倾向,适度的引导,确定大家实践的主题。教师放手让学生们大胆去做,在做中学,做中去感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加以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3、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地方特色,加强教学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完善人格修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教学新模式。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现,开发挖掘的空间大。在选题时,多注意身边的教学资源,每个学期重点抓一二个活动就够了,没有必要铺天盖地的去做,还得注意活动后的反思。只有做到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指导下一阶段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集体精神,逐步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和修养。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符合时代要求,也是中职语文教学得以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必经之路。然而,我们西部地区,在现阶段的教学探索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职语文课改的一项新内容,其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活动的教学方法、活动理念、活动实施、活动效果评价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实践探索,总结出更多活动的教学经验,从而规范和完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1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Z].2008-12-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Z].2009-01-06.
  [4]赵大鹏.语文(基础模块·下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5]徐健.为学业到职业的过渡奠基——职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 【发布时间】2015/8/5 16:17:26
  • 【点击频次】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