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

 

【作者】 李海霞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关小学 李海霞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直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兴趣都是有利于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会认为:学生那么喜欢信息技术课,他们一定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还用的着特意的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孩子们的兴趣在于玩游戏,而不在信息技术知识上,男生喜欢跑车、打枪类的小游戏,而女生喜欢化妆、换服装类的小游戏。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现状,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入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导入要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导入的范式多种多样:
  1、范例导入法:在教用flash制作动画,PPT动画时,我们可以先把做好的成品展示给学生,学生欣赏完,会产生视觉冲击,感觉太美了、太神奇了,有种自己想制作的冲动。
  2、置疑导入法: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上看喜洋洋呀!”学生们都会做出肯定回答,老师接着提问:“但是咱们的电脑上没安装视频播放器怎么办?”这样就很自然的转到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兴趣。
  3、直接导入法。在四年级的《制作课程表》的教学中可以直接问学生,我们都见过本班的课程表吧,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课程表。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趣味学习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极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只对计算机的一个功能而言,那就是“玩”——玩游戏。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一点,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我在教学“纸牌”游戏,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拖动操作。这样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玩得高兴,而且学得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在指法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来玩游戏——打字通,比一比谁最棒。学生在“打地鼠”,“青蛙过河”等游戏中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熟练掌握键盘上每个字母的位置。这时,教师再回过头来在讲解知识,学生就会认认真真地听讲。这样不仅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还能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激情。
  三、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轻松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让压抑沉闷的课堂“动”起来,有了轻松和谐的课堂,学生既容易接受知识,又能依依不舍的回味。课堂上,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共同学习,这样就有效地提高更多同学的学习兴趣。有时还会让同学主动地观察其他同学的操作,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对差的学生不断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当他们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脸上也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四、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将自主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学生兴趣是与成功相辅相成的。兴趣能促使学习取得成功,而成功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要让同学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非常多,每个任务学生只要完成了,都能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动力,为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五、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将学生活动列入教学工作中,学生活动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增添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指法练习比赛、键盘录入比赛、画图比赛等,并设置各种称号,如最佳小画家、最佳键盘手、最佳进步之星等等。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还将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5/8/31 16:36:48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