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
一、 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所准备。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具体的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的独立的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初步了解,有备才能无患。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须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清了障碍,可以大大提高听课质量和听课水平;学生通过预习,心中有了对这节课所讲内容的整体了解,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学会听课。 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课堂上有不懂和疑难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要敢于提出,以求得老师的及时帮助。
三、培养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记好笔记之后,课后很少同学会去整理。事实上笔记本除了要用来做好上课的记录外,还应当在平时不断加工,把笔记本变成复习时真正有用的宝贵资料。
四、指导学生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都要阅读,阅读通常有以下方法:
① 浏览 浏览是指读书本目录,读大小标题,读黑体字和重要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公式、结论等,从中了解所学内容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知识轮廓。
② 详读 详读是指对书本上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必要时动笔写一写、画一画。有图表的应与文字对照、观察思考;生疏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要在练习本上动手书写,找出该反应遵循的规律和该反应的特别之处;读到重点之处进行前后对比,找出异同;从不同角度提问、设疑,弄清问题的本质、概念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等。
③精读 精读就是对详读的成果进行再学习,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简约化,并对重点知识加以记忆。在详读之后闭目回忆所学内容,再回头浏览或反复阅读所学知识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最好能在笔记本上总结、概括。详读完成知识“由薄变厚”的转变,精读则实现知识“由厚变薄”的飞跃。
六、 指导学生认真对待实验。
中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容易停留在“看热闹”、“瞧稀奇”的浅层次上,因此,同学们要按照老师的提示和指点,不但注意观察那些细微的实验现象,还要注意对仪器装置、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要多问为什么。分组实验对实验之前必须预习,填好预习报告,以免实验时“照单抓药”、盲目瞎碰。尽管中学生的分组实验一般是2人一组,也有3人~4人甚至更多人一组的,同学们还是要力争人人动手、细心观察、如实填写实验报告。绝不能拿实验当儿戏,否则,不但达不到实验目的,还可能发生危险事故。一些优秀高中生建立家庭实验室的做法值得提倡。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处处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学得有用,要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之我见
广西陆川县实验中学 钟建严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目前重教轻学的现象还较严重,学生不会学习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广大化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 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所准备。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具体的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的独立的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初步了解,有备才能无患。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须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清了障碍,可以大大提高听课质量和听课水平;学生通过预习,心中有了对这节课所讲内容的整体了解,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学会听课。 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课堂上有不懂和疑难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要敢于提出,以求得老师的及时帮助。
三、培养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
记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记好笔记之后,课后很少同学会去整理。事实上笔记本除了要用来做好上课的记录外,还应当在平时不断加工,把笔记本变成复习时真正有用的宝贵资料。
四、指导学生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都要阅读,阅读通常有以下方法:
① 浏览 浏览是指读书本目录,读大小标题,读黑体字和重要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公式、结论等,从中了解所学内容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知识轮廓。
② 详读 详读是指对书本上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必要时动笔写一写、画一画。有图表的应与文字对照、观察思考;生疏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要在练习本上动手书写,找出该反应遵循的规律和该反应的特别之处;读到重点之处进行前后对比,找出异同;从不同角度提问、设疑,弄清问题的本质、概念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等。
③精读 精读就是对详读的成果进行再学习,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简约化,并对重点知识加以记忆。在详读之后闭目回忆所学内容,再回头浏览或反复阅读所学知识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最好能在笔记本上总结、概括。详读完成知识“由薄变厚”的转变,精读则实现知识“由厚变薄”的飞跃。
六、 指导学生认真对待实验。
中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容易停留在“看热闹”、“瞧稀奇”的浅层次上,因此,同学们要按照老师的提示和指点,不但注意观察那些细微的实验现象,还要注意对仪器装置、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要多问为什么。分组实验对实验之前必须预习,填好预习报告,以免实验时“照单抓药”、盲目瞎碰。尽管中学生的分组实验一般是2人一组,也有3人~4人甚至更多人一组的,同学们还是要力争人人动手、细心观察、如实填写实验报告。绝不能拿实验当儿戏,否则,不但达不到实验目的,还可能发生危险事故。一些优秀高中生建立家庭实验室的做法值得提倡。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处处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学得有用,要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 【发布时间】2015/8/31 16:41:46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