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作者】 郑远军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中心学校 郑远军

 

  【摘 要】 现今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建设了计算机教室,给学生创造了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面对电脑总是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而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并在在课堂实践中运用,让学生在快乐轻松地环境下学习这门课程。
  【关键词】 提高;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如何培养并且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孩子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愿意主动地去花时间学习、探索,并且乐此不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但是那种学习兴趣是短暂而表面的,想让孩子去主动且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我认为刻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把提高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这种做法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比我们单纯去研究如何培养兴趣更有价值。
  可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可能有的人会说,小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兴趣已经非常浓了,还用培养吗?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我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孩子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够全面;二是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学习只停留在玩的层面上;三是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知识和操作枯燥乏味,基本上用不上。于是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兴趣就非常重要了。根据我校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环境,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孩子真正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
  一、兴趣入手,巧妙导入。
  万事开头难。每节课的开始,老师的导入是很关键的,导入好了,既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孩子身心愉悦,激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所以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这很重要。导入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  
  1、问题导入
  你能把你的姓名打出来吗?你知道怎么用计算机听歌吗?你能在计算机上画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2、范例导入
  在Powerpoint软件中进行《自定义动画》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先利用广播教学让学生欣赏伴有风声转动地大风车。激发他们的出求知的欲望。并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是设置了自定义动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设置自定义动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3、游戏导入
  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如: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就会学得就很认真。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常换教学方法,保持孩子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如果只从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那就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好,那么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教师演示法
  对于那些难以理解、操作步骤较复杂的知识,我们可以采取演示法,直接通过演示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太难而担误学习时间,也不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竞赛法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在教学中适当进行竞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指法练习时,采取竞赛的方式,学生们兴趣会很高涨,让学生在比赛中互相取长补短,发现问题,提高操作水平,激发兴趣。
  三、注重自主性,品味学习乐趣。
  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例如教学《用不同字体美化你的文章》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怎么变,而是出示一首四种字体的诗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完成练习,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而且一些好学生操作完成后,还主动帮助周围的同学。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怎么改变字体”的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以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新的软件,一些网络知识。为此,我们可以在上课前花3——5分钟时间,讲些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信息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或是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且告知学生们光凭单纯的兴趣是不够的,要有一种意志力,要有达到成功彼岸的力量,要把所学习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明白这些道理,学生学习时有了目标,有了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小学试验课本《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孙小飞、仝瑞丽、李艺 《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第6期
  [3]《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兴趣方法谈》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信息技术 >> 论文评选 >>

 

  • 【发布时间】2015/8/31 16:42:05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