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谈谈优化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设计
谈谈优化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设计
广西百色西林县西林中学 何新顾
【摘 要】 本文针对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现状,指出优化音乐鉴赏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并以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的为指导,讨论如何通过优化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果和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 音乐鉴赏教学;教学设计;鉴赏能力
一、前言
在我国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质量在改革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目的和要求基本上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但是高中、初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仍然有许多改革没有到位,还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优化音乐教学课程设计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聆听和研究大量的教学实例以及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本文发现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重点放在教会歌曲的“会唱”上, 而不是放在鉴赏体验的理解和感受上,学生只是音乐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过于强调学会了什么,而学生需要的是提高艺术审美观,在音乐鉴赏中表达自己对“美”的见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过于机械化和单一性,忽视了音乐材料的内涵性和鉴赏表达的语境,容易失去音乐的艺术美。
二、优化中学音乐鉴赏教学设计例析
1.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中学音乐鉴赏课是一门提升艺术审美课程,它能使一个人变得袖里绅士起来。如何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带入这样一种审美世界是整个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音乐鉴赏具有其极强的内容语境,作为教师应该别具一格地选择有效的课程导入方式。在鉴赏课程之初就应该对整个课堂进行必要的设计,为学生创设易于接受的、贴近真实内涵的情境设计。通过特殊的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和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了解的求知欲望。课程设计导入时,教师应该从鉴赏教学的内容着手,既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又要结合教材本身,找到学生关注的兴趣点与教材、生活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寻求有效的切入点。
2.分层次鉴赏,多角度解读音乐文本。
音乐内容材料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内容信息丰富,音乐情感丰富,音乐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我们不要仅仅围绕主题、 内容情节、 音律展开讨论。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不应仅停留在学习歌曲、音律节奏和歌词的构成这样的表层意义上。 教师应该把鉴赏的任务上升到整体情感体验,全面感知和理解音乐文本的深层次涵义,抓住音乐的灵魂。 对鉴赏内容的全面感知应该分为三个层次:整体把握——微观探究——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鉴赏音乐的画面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时应该把握住鉴赏的整体思路和层次,对音乐鉴赏画面形成整体的了解。以《独特的民族风》的《牧歌》为例,在导入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把握歌曲的整体感知和音乐大意。 通过《牧歌》音乐的播放,学生快速把握了歌曲的整体画面:“辽阔的草原、碧蓝的天空、肥壮的牛羊,赋予了蒙古人热情、直爽、彪悍的性格,也赋予了蒙古民歌粗犷、豪放、悠长的特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把握了蒙古族民歌的两种分类法:一类是按题材分类,分为狩猎歌、牧歌、赞歌、宴歌等;另—类按体裁分类,分为长调和短调。让学生领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风情,学习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2)微观探究,体验音乐中的细腻
音乐鉴赏的微观探究就是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对单一音乐文本或多个音乐文本进行探究,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解读文本,理清鉴赏内容的思路、主题和特点,要求学生快速提取音乐中的关键信息。我们以《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黄河大合唱》三首歌曲为例,通过微观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在鉴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时,教师可以提问:1、这首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2、这是属于“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在鉴赏藏族民歌《宗巴朗松》时,教师可以介绍“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就《黄河大合唱》而言,它是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在曲式结构上还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由此可以看出冼星海无论是在音乐专业创作的安排上还是在主题内容的把握上都做得非常的细致。
(3)整体感知对各段歌曲的鉴赏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整体音乐文本
我们在对音乐进行整体把握和微观探究之后,可以对音乐歌曲本身或相类似的音乐进行归纳、总结,从歌词等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文本。对于歌曲的音调、创作手法、歌曲结构安排以及主题内容都有一个整体的感知,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鉴赏,能快速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的鉴赏情景中去,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妙。
3. 优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直接对课堂效果产生影响,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以“教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应该在课堂教学可得到优化,转变以引导自主探究为主的引导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程度的直接影响因素,教师以怎么样的方法将学生引导到课堂中关系到课堂有效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 长期积累的过程。在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案设计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技巧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前进行充分的设计准备,从激发兴趣、分层鉴赏、多角度解读歌曲等方面进行挖掘,力争从方法方式上做到合理有效。与此同时,在优化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着交流者、引导者、辅导员、帮促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只要教师勇于进取,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兴趣与能力,就一定能大大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参考资料:
[1]《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大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黄河之声,2010年第20期.
[2]周斌,对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方法的探讨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J]2014.25
[3]潘来好,分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成功(教育),2013,(16)
- 【发布时间】2015/8/31 16:47:56
- 【点击频次】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