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吉林省德惠八中孙百艳
吉林省德惠二十九中 林晓丽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激发和培养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思想品德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经验,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激发培养;兴趣;时效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有了它,学生才能认真学习;有了它,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是教学中非常值得教师重视的问题。多年来,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到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的方法。
一、巧设导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开头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的开端”,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新课导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讲“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框时,开头让学生欣赏歌曲《怒放的生命》,然后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生命的宝贵,生活的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有关内容之前,先从感性上体会到生命的伟大,然后再讲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价值。这样轻松自然地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
二、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兴趣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说如果给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注入式,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教师一言堂,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漏答要点。没有别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作辅助,学生也就更加厌学了,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是抽象模糊的。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逐渐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科教版八年级上册讲“公民对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权分的权利”,将一公民的财产权制成动画连贯放出来,让学生结合书中文字介绍自己去理解,去体会,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主题探究互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师生互动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探究是互动的前提基础。根据设计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人机(计算机多媒体)间的信息交流。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知识的传递者。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提供现在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教师为学生提供“即时教学”;鼓励并帮助学生查询相关资料;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新信息的学习动机;并随时注意感受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进行相应的反应。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那种学生习惯于教师是“专家”而非“学习者”的课堂文化气氛中。
五、以教师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里的态势特别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反映,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要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微笑的面容、极强的亲和力、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理论,使学生不再把思品课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六、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如在讲七年级上册“正确认识自我”一节时,我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同桌并用纸写出来、念出来,然后再互相提问同桌,看看自己身上的优点或不足都被发现了没有。在讲“与友同行”一节时,我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友情故事和感受,课后又让学生书写友情格言等。这些活动既简单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使学生动脑、动手又动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十分重要。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选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5/8/31 16:53:12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