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营造物理课堂气氛

 

【作者】 白桂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营造物理课堂气氛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中学 白桂玲

 

  所谓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如何改善物理课的课堂气氛,对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物理课堂的气氛,使物理课堂生动起来呢?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打造充满关爱的物理课堂。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创设融洽的氛围。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他们会配合教师营造出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教学氛围。
  二、依据课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得到快乐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要学好物理的另一点是教师必须依据课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投学生所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以下的课型学生都不愿听,因此,使课堂的学习效果很差。
  1..老调重弹的复习课、试卷分析课。
  2.大部分同学都能看懂的新课内容。
  3.实验课,教师课前喋喋不休的交待。鉴于此,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每次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某些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讨论,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对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所以实验课前老师总不放心孩子,怕弄坏这,碰坏那,但学生不这样认为,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种情况,老师高兴,学生不仅玩得高兴有趣,而且还能学到知识。
  三、设计探究活动,打造充满活力的物理课堂。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合作、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科学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的教学中,让甲学生分别透过空烧瓶和盛满水的烧瓶去观察乙同学的脸,通过观察甲学生发现透过装满水的球形烧瓶可以看到乙同学脸的倒立、缩小的像(特别是观察到乙同学的脸是倒立的让学生觉得很新奇),而透过空烧瓶则看不到这样的现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因为装满水的烧瓶相当于一个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即凸透镜,学生看到的其实是凸透镜成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缩小的。如果让乙同学的脸跟烧瓶靠得更近还有可能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接下来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纸上的字,学生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时候可以趁机让学生猜测凸透镜成不同特征、不同性质的像可能跟什么有关。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必然会想到是物距,像距还有焦距的变化使得凸透镜能够成不同特征的像。那么接下来就要通过实验去探究物距、像距以及焦距之间要满足何种关系时凸透镜才能成某种特定的像。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完成“探究凸透镜满足何种关系时凸透镜才能成某种特定的像”。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内心体验,还有跟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通过探究过程由自己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不容易忘记。再如,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手挤压,受到压力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靠笔尖的那只手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所以要痛一些。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现象的印象要深得多。探究活动的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的热情参与必定点燃课堂的气氛,让课堂充满着意想不到的活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理解抽象概念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的,初中学生更难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总之,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物理,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快乐,长期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就能自觉地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的进步。

 

  • 【发布时间】2015/9/22 12:22:35
  • 【点击频次】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