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以我心融彼心

 

【作者】 唐梨梨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我心融彼心

 

——对差生的教育案例

 

吉林省集安市大路学校 唐梨梨

  有差生在班级里,是件最令人头痛的事。我通过对差生的观察、了解发现,我们今天所谓的“差生”有一点是共同的,在今天高度重视教育、重视知识的年代,社会、家庭也高度地重视对自己子女的培养、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家长有时过于关注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同伴的交往、交流和沟通,因此,在上学以后,较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显得我行我素,根本不体会老师与同学的感受,调皮捣蛋无所不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感触颇深。怎样才能使这样一些孩子,真正从思想、品格、恒心、毅力上,有一个彻底的改观,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呢?据此,我进行了尝试,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和做法。我想谈一谈对差生的教育问题。经过一段时间与这样的差生交往和磨合后才知道,教师要想逾越这道鸿沟,你就必须耐得住性格,用人格和爱的力量去感染、感化他们,真正让他们从阴霾中走出来,体验和感受到老师为了自己的成长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觉得:只有用真心去对待学生、用爱来感动他们,他们才愿意对老师敞开心扉,知道你想知道学生心中的秘密,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工作。
  案例:在我教过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姜某,刚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他,他虽不多话,可是,课上总是静不下心去学习,要么对着某一处发呆,要么就是东张西望,要么就是不停的做小动作。更甚的是,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纪律,不是捅捅这个学生,就是拽拽那个同学,让其他的同学都学不下去……弄得科任老师无法正常上课。批评教育他,他非但没有改正还当面顶撞科任老师。在班级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私下我了解才知道,虽是七年级新生,但由于家里亲戚网的缘故,各年级较差的学生他都能联系上,彼此之间互相认识,在小学时就已经是学校里的一个影响颇深的“风云人物”,曾有过多次打架等不良记录,班主任老师根本管不住他,拿他没辙,时间久了也就放任他了……
  刚接班不久,我开始担心了,担心姜某改不了这些坏毛病和长此以往养成的坏习惯,甚至想到他会对班级的影响越来越坏。因此,我总是暗自留意姜某,发现他上课时间趴着睡觉时极少,要么与左右讲话,要么鼓动其他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始终没有安静的时候。私底下我屡次批评后他依旧不改。更为甚者,才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姜某就参与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在寝室熄灯以后,还与一名女生擅自离寝跑到教学楼外去玩……他的表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为此,我私下找姜某了解他的想法,问他有关于打架斗殴的事,然而他一而再地筑起警觉的心堤,总是据人于千里之外,我问不出个所以然。这使我感到很无奈,一次次碰壁,又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究竟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又如何才能对症下药?
  这时,一个知情的学生告诉我,由于姜某以前就一直是个令老师头痛的学生,时间久了,那些老师也渐渐的不再管他了,不是不想管,而是真的管不了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所以姜某也渐渐的排斥所有老师。我想,如果这是问题症结所在的话,那么姜某这样的学生缺乏的应该是关爱,只要让他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也许他会慢慢转变……从那以后,我总是试着多去关注姜某,也刻意让他知道我对他的关注,不过他总是以抵觕的做法,不与老师直接对话。直到有一次他上科任老师课的时候。恰巧我经过教室,科任老师叫住了我,说姜某病了,挺严重,脸色苍白。我立刻把姜某叫到了办公室,先是问他需不需要去医院,他逞强地说不。我知道他的性子,没再强求,而是把自己日常用的杯子洗净后倒了一杯热水给他,对他说:“就算不去医院,喝杯热水总可以吧。”姜某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看了我的杯子一眼,犹豫了一下最后接过杯子,虽然动作有点生硬,但终究还是把水喝了。我注意到这些细节,心想:对姜某的确是应该用师爱来感化他,让他真整感受到老师对他那份纯真的爱。从姜某的表情上判断他可能是重感冒,我探手想试下他额头的温度,他撇开头避过了我的手,这在我的预料之中,所以并不介意。我继续探手试温度,这次他终于没再撇开头,感觉到他的头很烫的确在发高烧。我不由分说拉起他的手臂带他去了医院,尽管他先前逞强地说不去。一路上,他没再像以前那样排斥我,而是任由我拉着他去医院。我想,也许姜某的心理在慢慢发生改变,所以这次才没甩开我的手吧。去了医院以后,医生给他量了一下体温,随后就开了一些药准备打针。平日一向勇敢坚强的他,一看到针,害怕得直往我身后躲。口中不停的说:“我不打针。”医生说:“你得的是急性肺炎,还正在发烧,不打针会有危险的。”第一次看到他用那么无助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老师你帮我跟医生说说我不想打针,我害怕。”本能的我把他揽在怀里,说:“别怕,有老师在。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的常胜将军还能怕像蚊子叮的小针吗?勇敢点!老师保证:一点都不痛。”就这样顺利的打上了吊针。我们彼此静坐着,我问他坐着是不是很累,要不要把鞋脱了上床躺着打呢?他总是遮遮捂捂回答,不用。脸上不时泛着红晕。我猜测他一定是因为刚才打针的情形对我有顾虑,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就对他说:“你不用不好意思,害怕打针并不代表你不勇敢,有些人就是对某些事物从生理上发怵,是一种本能反应而已。老师还有打针哭的时候呢?”他听到这,噗呲笑了,瞪大了眼睛说:“真的吗?”“真的。”顿时,他不在像刚才那么拘谨了,说着说着,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我一看这个时间已经错过了吃中午饭,这要等孩子打完针肯定吃不上饭了?待他稳定以后,我出去给他买来了饺子喝饮料,叫他趁热吃了,孩子吃完了饺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学校中很小的一个插曲,但是对于像姜某这样一直被列为差生行列而缺乏关爱的学生来说,也许他的心被温暖了,这样的学生一旦有温暖,他的内心就会阳光普照了。至那以后,我发现姜某不再像以前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上课时候会接着老师的话回答问题,尽管大部分他的回答都是错误,但我仍会鼓励他。课后,他会主动找我聊天,和我说他在学校以及生活中的不开心,我也慢慢知道,原来他的父母一直在外,家里只剩一个奶奶,爷爷又卧病在床,两位老人根本就无能顾及他。姜某对奶奶倒是孝顺的,但是隔着两代,觉得和奶奶没有共同语言,学校与生活的事甚少向奶奶提及,加上在学校时总觉得自己不受关注,时间长了就开始自暴自弃,我行我素,于是就慢慢地成了差等学生。这样的一个学生,在家里缺乏关心,在学校由于是差学生而且也缺乏关注,日积月累,他的问题就愈演愈烈。
  现在,他觉得自己被关心了,心事也慢慢卸下了。而对于他的改变,我也没有忽视,发现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于是班级的墙报就让他负责管理。开始他有些不够自信,怕完成不了此项任务,后来在我的再三鼓励和帮助下,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又让他设计会说话的墙壁,意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我要求他,把设计的具体过程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班会课上,我又让他上讲台汇报墙壁设计经验与同学进行交流、共享。同时组织评委小组点评墙壁内容设计得失,通过这一活动,他受到了班级同学和其他科任老师的好评。至此,他在班级找到了自信,曾几次在校级、省级绘画展上取得了好成绩,学习也主动了起来。是呀,十几岁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在乎这样的表扬,姜某也一样,他觉得自己被肯定了,所以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了。我想:不久,姜某虽不一定会成为更的好学生,但是一定不会再是差学生,并且会慢慢地融入到其他学生中去,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排斥老师。
  评析:
  差生分为很多种,而像姜某这样的学生,内心深处其实非常渴望被关心,被关注;一旦被忽视了,这类学生就会自暴自弃继而行为极端。那么对像姜某这样的学生,就应该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材施教;关爱、信任鼓励”的教育手段,让真诚的师爱打开学生心灵之大门。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真诚的师爱是深入学生心灵的途径,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激发学生上进、努力的催化剂。爱是信任,爱是尊重,爱是鞭策,爱本身就是一种触及灵魂深处的教育过程,学生更需要教师母亲般的关爱。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学生在学校里被称为“留守孩”,很多“留守孩”本身秉性不错,由于长期缺乏管教或是缺乏关爱导致行为偏激而渐入差生行列。对于这类学生必须用感情使之动容,当他们觉得自己跟其他学生一样,也是受关注,也是有人关心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渐渐正常了。心理学家曾说,那些表现极差的人有很多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像姜某这样的学生就是这句话很好的写照,他只是想有人关爱他,有人关心他。
  教师一旦和学生建立起很深的感情后,不仅使得学生与老师能够进行心与心得交流,还可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品德、个性等,这样教师的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
  找到了差生的症结所在后,就要对症下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解决,因为即使存在一样问题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也是不一样的,只有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他们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就拿姜某这个案例来说,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他有绘画技能,你就给他一个释放才能的平台,充分地让他展现自己的才华,使之一步步地让他步入正轨,实现自己的理想。另外,知这类学生可能是缺乏关爱才成为差学生后,并不要急欲强迫性地拉进和他的距离。因为他对教师的排斥,他的受冷落是长期性的,所以若是急着靠近他的内心,他反而会更加排斥。这时就要找准时机,哪怕是再小的机会都有可能打破他的心理防线,而一旦被打破,他就会对老师无限信任,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自己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地向老师倾诉。才能使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很好引导和教育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教育。
  三、信任、鼓励和表扬
  当差生有进步后,哪怕只有一小点,我们都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像姜某这个案例,能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他的内心极其敏感,他在乎别人对他的肯定,所以对他的进步要适时肯定;对他进步后是否能够保持进步,也要进行后续跟踪。只要是在班级里,哪怕是有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及实地加以鼓励、表扬,给他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形成一种潜在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的进步不是一时的,使他的劣性不再反弹。
  作为一名育人者,对于学生,我们要用心去对待,尤其是差生。我们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还要塑造他们的人格、品性,改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我们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更是他们爱的使者。只有深刻明确这一点,才能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自己备受器重而更加努力!
  师爱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之一,教师要经过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做到,才能使师爱成为教育学生强有力的手段。

 

  • 【发布时间】2015/9/22 12:29:31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