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物理难不难

 

【作者】 安措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物理难不难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中学 安措吉

 

  【摘 要】 初中物理学习是打开整个物理学科大门的“敲门砖”,但很多学生却在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畏惧感,认为物理难。那么,物理到底有多难?难在哪里?我们从最直观也最基本的物理习题中学生们常见的问题来分析。
  【关键词】 初中物理;形象思维;情景缺陷;主动思维

  结合普遍的数据调查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各学科中,物理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得分百分比偏低,当问到学生原因时,很多学生纷纷表示物理“难!”那么初中物理到底难在哪里?从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上来分析能够发现,一提起物理我们首先绝对会联想到的一个人就是牛顿。牛顿是科学家,对于很多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牛顿这个伟大的人物却基本不了解物理知识的孩子们来说,物理是科学的代表,也就是说,学好了物理,似乎以后就会成为科学家,换言之,能够学好物理的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当然,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是错误的,但是就是这种片面的想法给很多的学生心理造成了一种心理阻隔和心理恐惧,在尚未接触物理学科之前,就已经认定了它很深奥,很难学,态度上就直接表现出了不自信,同样的,如果学的不好,也会认为这是客观原因,即物理很难导致的,并不是自己本身的原因。这种现象无形中增加了物理“难”的形象。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最直观的检验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就是做题了,而学生普遍认为的“难”也最明显的集中于物理做题当中。通过多年的总结、实践、探讨和与学生的交流,以下将简要总结了几个 物理学习中常见的问题点,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初中物理其实不难学,也不难教。
  一、形象思维是重中之重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物理题目而找不到解题方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没有对题目在思维中建立其形象。因为没有建立其形象,无法合理的想象出物理情境中的运动流程,也就不能牵针引线的找到题目相应的答案。例如学生头脑中若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情景,就难以理解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形象思维的建立一直也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们不断探索出情境教学,直观教学等手段,充分开拓和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显然,这些不懈的尝试均取得了傲人的效果,但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仅有老师的努力还是不够的,现今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机械数字化的时代让很多同学对最基本的大自然的现象都知之甚少,所以从学生自身出发,即便以后所有的机械产品都可以“触屏”了,都“一点通”了,学生们还是必须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锻炼充分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逻辑思维填补情景缺陷
  由问题的陈述直接提供的条件(情景要素),通常不能直接满足确定解法的需要,为此我们往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去揭示出新的情景要素。当这种要素和条件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为寻找题的解法提供充足的条件。我们把由题的陈述直接提供的问题情景称为初始情景,把能为确定解法直接提供充足条件的问题情景称为定解情景。从定解情景中排除初始情景后,余下的部分称为问题的情景缺陷。情景缺陷的大小对题的难度影响很大。
  由此可见,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填补情景缺陷,简言之,就是怎样用已知条件推断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未知条件。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了。一提起逻辑推理能力,这似乎就是物理中一个相当大的难点,我们无法否认,不同的学生之间逻辑推理能力会有所区别,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哪门学科不需要逻辑推理能力呢?不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呢?语文也同样需要。而且,最重要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的,并不是“天赋异禀”。
  我们可以细致的分析一下这里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基本的逻辑不外乎横向的因果和纵向的比较。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即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时间、空间的角度为线索,发现事物运动过程的是因果思维,例如,有力,在力的方向上,才得以做功;按照不同事物规律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进行区别和选取的是比较思维,如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当然,除此之外,逻辑思维还有很多的方面,也还有很多的逻辑思维种类可以应用于物理情境,此处就不一一列举。
  三、主动思维消除思维定势
  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有这样一道测试题:一人站立在乎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则:人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远;B.他的像越来越大,像离平面镜越来越近;C.像的大小不变,但像离人却越来越远;D.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也不变。错选A的比例非常高。分析发现,这么多的学生错选的原因,是在解该题时凭借了日常生活经验,忽略了“像的大斜与中看到你的大斜是两回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极不利因素。消除思维定势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进行主动思维,不受制于任何刻板的经验,通过物理规律的分析来解决问题。对于教师教学来说,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不要认为学生不懂,也不要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权威教育,要充分的、积极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发掘物理情境,让学生对每一个物理现象都能自我发掘因果,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思维定势的危害。
  另外,思维定势其实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学生对既定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依赖性。
  我们说,既定方法都是前人探索出来的,应用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即是继承也是发扬,但要先理解再为我所用,将解题方法充分的理解,变成自己的方法,遇到问题主动的搜索适合的方法,而不能成为方法的奴隶。
  虽然分析了以上种种,但要说初中物理并不“难”,也很难。它是物理的入门教育,是高中物理,大学物理等等的“敲门砖”要学好,也确实是不易的。如果非要细究起来,每一个学科都有每一个学科的难点和容易点,对每一个不同特质的学生来说也不一样。但综合来讲,无论是任何一个学科,只要掌握了其内在的思维脉络,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一通百通,学习自然而然就是我们所谓的“开窍”了。“开窍”了,学习也就不难了,但物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要求,对学习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初中物理学习中还有很多代表性的问题,但无论是何种问题,都是可以寻根溯源的,说难,易,说不难,难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方法和分析证明,物理学习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是有法可循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会遇到许多实践上的问题,那个时候,千万不能被“难”这个字,困住了手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才能找到自己的路,就算这条路真的“难”,那也是一种“不难”了。

 

  • 【发布时间】2015/9/22 12:45:22
  • 【点击频次】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