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训练艺考生钢琴表演临场不乱
【关键词】 ;
【正文】
一、钢琴演奏的技术是基础
钢琴演奏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技术是到达钢琴艺术顶峰的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含义是丰富的,它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法和表现规律.独立理解以及处理音乐的能力等等。
1.技术是音乐的前提。首先分析学生所弹乐曲、练习曲中都包括哪些音乐材料,这些音型都应选择什么样的触键方法才能符合作品内容的需求和风格。然后,再将这几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归纳起来,分阶段依次练习。采用难点分散解决。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每一个技术动作做到位。如:手指技巧中的“勾指”、八度的“伸展”、特殊的“拇指”、手指技巧的适应性变化——“快拨”、“慢抹”、“轻触”,手掌关节的“支撑”与“放弃”,音阶、琶音、和弦结构认知的手架把位技巧,手腕的“落滚”技巧、“刚柔相济”技巧,肘部下垂与提高技巧,腰部的协调,臀部的作用及肢体语言的融入。这些基本功训练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旋律起伏.和声的色彩变化,节奏的错落有致,对音乐语言本身的规律和文法等等,都必须学会看懂和听懂它。要把技术和音乐统一起来,这才是练习基本功的目的。
2.技术为音乐服务。基础训练要从培养听力入手。训练敏锐的听觉是打好基础的最重要一环。它是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倾听、检查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的质量、时值、力度、音色及上下左右的关系长期形成的。高考学生尽管时间有限也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要尽可能地创造时机去训练。
对考生更要注意对他们听觉、视觉、大脑和心灵的协调一致的训练,挖掘并提炼他们的潜能。要反复提醒学生,要用自己的耳朵来监听自己的琴声。能听出弹奏的毛病才能及时纠正,才能提升自己的乐感。时时都要牢记培养听力是钢琴演奏的最基本的技术训练。
视觉、听觉和记忆的协调。视觉演奏快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视奏快,能有效地缩短学时,并能增强读谱能力和背谱能力.为钢琴演奏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辅导考生要在着重安排强化视奏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背谱弹奏的训练。背谱亦即背奏,是训练大脑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它需要调动听力、心灵,掌控琴声和音乐结构。是一种技术手段。能够背谱背奏便可腾出眼力来关注手指训练,从而增加手指弹奏的准确性和力度,迅速掌握演奏技巧。
全方位训练。在进入多元化钢琴教育的今天,全方位训练自然是集中外著名钢琴大师教育思想之大成的新理念,我们要为之实践而竭尽忠诚。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以音乐艺术带动技术训练:以技术训练保障艺术的完美,使技术与艺术和谐共荣。造就创新的音乐人才。
二、钢琴演奏的慢练是途径。慢练不是简单地把乐曲的速度放慢,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涵义就是要把乐曲中所标注的音的时值延长,把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拉大。实际上是把乐谱所承载的音乐元素放大了。放大了的实际效果是使阅读者对乐谱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在弹奏过程中能够从容、准确地兑现乐谱。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慢练能使人的运动神经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根据视觉、听觉反馈的信息,调整并改正演奏上的缺点、错误,从而建立起运动神经的正确习惯反映和条件反射。
当然,慢练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慢练的目的是快练。当考生能在慢练中准确无误地兑现乐谱时,就要逐渐加快速度,直至达到乐谱所示的要求。这时考生的演奏已经是优美动听,今非昔比了。
三、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是最终目标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揭示作曲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的。同时也表现了演奏者的内心感受,并进而感染广大听众的。在钢琴上.我们可以自由转调,使用丰富多彩的和声,发挥多声部的作用,惟妙惟肖地展示各种生动的事件、场面、背景,人物肖像、性格、内心活动等等。
首先,在技巧训练时要细心培养学生的声音分辨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是通过音响来描绘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分辨能力既是感受音乐内容最重要的保障,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最基本条件。在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弹奏技巧和辨音能力两个方面。一定要使考生养成“听”的习惯,提高考生“听”的水平。
四、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
确保音乐考生的临场正常发挥,是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因为在演出或考试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过度紧张而使演奏效果大打折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在关键时刻由于过度紧张而使得手足无措,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无法弹奏下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长时间的准备,多年的学练付之东流,令人扼腕。
1、在慢练的过程中,用视唱法,对每个音符的固定唱名做强化训练,借语言神经的兴奋点,强化旋律的准确记忆。以避免由于紧张而形成大脑一时记忆空白。
2、在视唱中,要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的触键感觉,找出最佳音色,反复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以听觉掌控技术,从而避免由于紧张造成的记忆浅薄,手无章法。
3、进入角色。要尽可能地引导考生深入到作品的情景中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敞开情感的大门。使外部世界的形象暗淡下来。使音乐成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牢记德国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4、营造考试氛围。多次请几位老师或家长作为“评委”,模拟考试现场。要求考生每次入“考场”只能将所准备的曲目演奏一次。以避免在家长时间练习所形成的手记谱的“熟练”,总是第一遍不如第二遍,第二遍不如第三遍的只能逐步进入状态的不良习惯。这种模拟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情况表明是卓有成效的。
随着钢琴教学与钢琴艺术的社会化,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已成为钢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随着音乐高考形势的日益严峻,它的重要性更是在社会上日益突现出来。它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更关系到音乐高校能否招收到优秀学苗,从而培养出钢琴英才的大事。殷切期望更多的音乐教师、音乐理论家涉足这一领域.为我国音乐高校钢琴专业教育的成果,为我国钢琴教育体系完善做出贡献。
如何训练艺考生钢琴表演临场不乱
四川省巴中市高级中学 李俊江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中艺术类的分数线较低。怎样才能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无疑给音乐高考的学生,尤其是辅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钢琴演奏的技术是基础
钢琴演奏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技术是到达钢琴艺术顶峰的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含义是丰富的,它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法和表现规律.独立理解以及处理音乐的能力等等。
1.技术是音乐的前提。首先分析学生所弹乐曲、练习曲中都包括哪些音乐材料,这些音型都应选择什么样的触键方法才能符合作品内容的需求和风格。然后,再将这几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归纳起来,分阶段依次练习。采用难点分散解决。各个击破的战术,将每一个技术动作做到位。如:手指技巧中的“勾指”、八度的“伸展”、特殊的“拇指”、手指技巧的适应性变化——“快拨”、“慢抹”、“轻触”,手掌关节的“支撑”与“放弃”,音阶、琶音、和弦结构认知的手架把位技巧,手腕的“落滚”技巧、“刚柔相济”技巧,肘部下垂与提高技巧,腰部的协调,臀部的作用及肢体语言的融入。这些基本功训练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旋律起伏.和声的色彩变化,节奏的错落有致,对音乐语言本身的规律和文法等等,都必须学会看懂和听懂它。要把技术和音乐统一起来,这才是练习基本功的目的。
2.技术为音乐服务。基础训练要从培养听力入手。训练敏锐的听觉是打好基础的最重要一环。它是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倾听、检查自己弹奏的每一个音的质量、时值、力度、音色及上下左右的关系长期形成的。高考学生尽管时间有限也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要尽可能地创造时机去训练。
对考生更要注意对他们听觉、视觉、大脑和心灵的协调一致的训练,挖掘并提炼他们的潜能。要反复提醒学生,要用自己的耳朵来监听自己的琴声。能听出弹奏的毛病才能及时纠正,才能提升自己的乐感。时时都要牢记培养听力是钢琴演奏的最基本的技术训练。
视觉、听觉和记忆的协调。视觉演奏快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标准。视奏快,能有效地缩短学时,并能增强读谱能力和背谱能力.为钢琴演奏打下坚实基础。所以辅导考生要在着重安排强化视奏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背谱弹奏的训练。背谱亦即背奏,是训练大脑记忆力的最好方法,它需要调动听力、心灵,掌控琴声和音乐结构。是一种技术手段。能够背谱背奏便可腾出眼力来关注手指训练,从而增加手指弹奏的准确性和力度,迅速掌握演奏技巧。
全方位训练。在进入多元化钢琴教育的今天,全方位训练自然是集中外著名钢琴大师教育思想之大成的新理念,我们要为之实践而竭尽忠诚。强调技术与艺术并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以音乐艺术带动技术训练:以技术训练保障艺术的完美,使技术与艺术和谐共荣。造就创新的音乐人才。
二、钢琴演奏的慢练是途径。慢练不是简单地把乐曲的速度放慢,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涵义就是要把乐曲中所标注的音的时值延长,把音与音之间的间隔拉大。实际上是把乐谱所承载的音乐元素放大了。放大了的实际效果是使阅读者对乐谱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在弹奏过程中能够从容、准确地兑现乐谱。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慢练能使人的运动神经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根据视觉、听觉反馈的信息,调整并改正演奏上的缺点、错误,从而建立起运动神经的正确习惯反映和条件反射。
当然,慢练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慢练的目的是快练。当考生能在慢练中准确无误地兑现乐谱时,就要逐渐加快速度,直至达到乐谱所示的要求。这时考生的演奏已经是优美动听,今非昔比了。
三、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是最终目标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揭示作曲家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的。同时也表现了演奏者的内心感受,并进而感染广大听众的。在钢琴上.我们可以自由转调,使用丰富多彩的和声,发挥多声部的作用,惟妙惟肖地展示各种生动的事件、场面、背景,人物肖像、性格、内心活动等等。
首先,在技巧训练时要细心培养学生的声音分辨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是通过音响来描绘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声音分辨能力既是感受音乐内容最重要的保障,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最基本条件。在教学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弹奏技巧和辨音能力两个方面。一定要使考生养成“听”的习惯,提高考生“听”的水平。
四、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
确保音乐考生的临场正常发挥,是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因为在演出或考试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过度紧张而使演奏效果大打折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在关键时刻由于过度紧张而使得手足无措,甚至头脑一片空白而无法弹奏下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长时间的准备,多年的学练付之东流,令人扼腕。
1、在慢练的过程中,用视唱法,对每个音符的固定唱名做强化训练,借语言神经的兴奋点,强化旋律的准确记忆。以避免由于紧张而形成大脑一时记忆空白。
2、在视唱中,要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的触键感觉,找出最佳音色,反复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以听觉掌控技术,从而避免由于紧张造成的记忆浅薄,手无章法。
3、进入角色。要尽可能地引导考生深入到作品的情景中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敞开情感的大门。使外部世界的形象暗淡下来。使音乐成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牢记德国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4、营造考试氛围。多次请几位老师或家长作为“评委”,模拟考试现场。要求考生每次入“考场”只能将所准备的曲目演奏一次。以避免在家长时间练习所形成的手记谱的“熟练”,总是第一遍不如第二遍,第二遍不如第三遍的只能逐步进入状态的不良习惯。这种模拟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情况表明是卓有成效的。
随着钢琴教学与钢琴艺术的社会化,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已成为钢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且随着音乐高考形势的日益严峻,它的重要性更是在社会上日益突现出来。它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更关系到音乐高校能否招收到优秀学苗,从而培养出钢琴英才的大事。殷切期望更多的音乐教师、音乐理论家涉足这一领域.为我国音乐高校钢琴专业教育的成果,为我国钢琴教育体系完善做出贡献。
- 【发布时间】2015/10/16 11:24:55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