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数学教学应重视创新学生的培养

 

【作者】 蒙明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数学教学应重视创新学生的培养

 

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甲找小学 蒙明香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教学理念。新理念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就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笔者在此谈一点体会。   
  一、顺应心理,激凝孕奇
  要发展思维,首先应该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好奇心。观察是全面认识事物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新东西,教会学生观察方法、途径和目的。其次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学会乐思,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萌生悬念,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例教循环小数,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几道除法式题l÷3,10÷6,77÷33,学生产生好奇,每道题除来除去余数和商老是相同,然后教师为学生安排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强烈探索中认识、理解循环小数。
  二、激励学生,独辟蹊径
  人云亦云,自己没有独特见解、做法的人,这样的人永远;只崩停留在别人对认识事物上,没有竞争力。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个主动过程,对学习的最初激发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在数学教学中,要跳出书本,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开放题。例如教授直角的内容时,指出古装门的门扣与转轴是成90度角,门扣一般横着,占空间,易碰到人。启发学生,如果门扣与转轴成45度角时,门扣往下垂,不容易碰到人,不占空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怀疑,形成敢于“班门弄斧”的习惯和精神,并用科学态度锲而不舍地探究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古人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问难,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本中,把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有异于教材的新问题,大胆地提出来,这是学习的深化,是会学的体现和关键。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中,学生通过读课本后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两个相等的圆,分别画了几条半径和直径,再用尺子量,让学生自主发现两个圆里,所有的半径相等,所有的直径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分析,自己发现、自己提出,在质疑中转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四、启发想像推理,引学生广思
  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按一定思维明确无误地指向正确的答案,以养成思维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还多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拘常规,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法推测,想像和试探,以寻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创新性、广阔性。比如在教学求剩余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一棵榕树上有15只鸟,小明用枪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鸟在树上?(这里共有15种答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权怀疑别人答案,并阐明自己答案理由。 
  五、培养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创新型人才,除了有好奇心,对事物的高度热忱,还必须有坚定的信心。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必须使学生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学中教师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尊重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不同水平。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材施教,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肯定他已取得进步,出现错误耐心引导,从而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 【发布时间】2015/10/16 11:27:44
  • 【点击频次】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