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 ;
【正文】
“伤口还疼吗?这几天伤口处不要见水啊。”
“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创口贴,两天过来换一次。”
“嗯。”
“刚刚把老师吓坏了,这样多危险啊。以后不能这样了知道吗?”
“嗯。”
我小心的和她交谈,她总是一个“嗯”就结束了。看来她是不想多说什么。一路上我小心地观察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回到我的房间,我细心地照顾她,给她打了饭,并和她谈心,给她讲故事,终于,她主动交代放学时候发生的事情。
原来,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询问作业完成情况。她在下面和几位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听见了。随后,老师当众批评了她几句,并让她站在井台上反省。看似一件小事,却让她觉得丢了面子,随即有了不想活的念头。听到这里,我的心颤了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啊。我感叹老师不当做法对学生的伤害,更担心的是寄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仅仅一件事情,却折射出这个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这些孩子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甚至有的还是亲戚帮忙照看。这个特殊的群体,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的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所以这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内心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小红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强,性格内向,承受能力差,内心极其脆弱。这仅仅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角,还有很多心理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有感触,下面谈谈我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沟通
像小红这样的留守儿童,在课堂上,我对他们多加关心,从不吝啬对他们的表扬,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与他们掌声,给与他们鼓励。让他们找回自信,敞开心扉,做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孩子。在课下,我主动和他们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和他们聊爸爸妈妈,听他们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梦想,听他们讲自己的烦恼。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给予帮助和引导。时间长了,我和他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感,他们对我也消除了戒备。就这样,多一点爱,多一点沟通,让这些孩子变得快乐可爱。
二、圣贤教育,让他们明辨是非
孩子终归是孩子,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更何况是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所以,在平时我会利用课外活动或是晚间活动,让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同时根据规范检查对照自己的行为,监督别人的行为,让他们在规范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学习《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让学生多读成诵,从根本上熏陶他们,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启发孩子的智慧。同时我会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观看网络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类型的节目视频,交流感受,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该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里的留守儿童,我们更不能吝啬我们的爱。我们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是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品德。教师要用不变的爱,对待千面的学生,让留守儿童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笔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闵 姣
“老师,老师!小红的手流血了,流了好多的血!”刚一放学,还没等我走到办公室,孩子们急躁的话语已纷纷向我涌来,原本放松的心情,一下子被吹得无影无踪,随即而来的是一丝疑惑和担心,“怎么回事啊?手怎么就流血了呢?”我也急躁的问道。“不知道,她手腕上一道好长的口子,不停地在流血。”我加快了脚步,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 “小红!怎么了?快让我看看你的手怎么了?”我关心急切的说道。可是,她像是没有听见我说话一样,只顾趴在桌子上大哭。我更加担心了,急切的拉起她的手,只见手腕处有一道两厘米左右的口子,不算很深,明显就是刀子划伤的。鲜血顺着手背往下滴,地上的血迹已经有硬币大小了。我心里一颤,不禁有些担心。我顾不上询问她原因,赶快用卫生纸按住伤口,拉着她往诊所走去。医生简单的清理了一下伤口,用创口贴贴好,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其实也没有多得的伤口,不是很严重。但是她的自残行为着实震撼到了我。才多大的年纪啊,怎么就做出这样的事情了呢?一路上,我内心既担心又难过。
“伤口还疼吗?这几天伤口处不要见水啊。”
“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创口贴,两天过来换一次。”
“嗯。”
“刚刚把老师吓坏了,这样多危险啊。以后不能这样了知道吗?”
“嗯。”
我小心的和她交谈,她总是一个“嗯”就结束了。看来她是不想多说什么。一路上我小心地观察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回到我的房间,我细心地照顾她,给她打了饭,并和她谈心,给她讲故事,终于,她主动交代放学时候发生的事情。
原来,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询问作业完成情况。她在下面和几位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听见了。随后,老师当众批评了她几句,并让她站在井台上反省。看似一件小事,却让她觉得丢了面子,随即有了不想活的念头。听到这里,我的心颤了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啊。我感叹老师不当做法对学生的伤害,更担心的是寄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仅仅一件事情,却折射出这个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这些孩子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甚至有的还是亲戚帮忙照看。这个特殊的群体,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的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所以这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情绪消极、认知水平较差、内心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
小红这样的孩子自尊心强,性格内向,承受能力差,内心极其脆弱。这仅仅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角,还有很多心理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有感触,下面谈谈我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沟通
像小红这样的留守儿童,在课堂上,我对他们多加关心,从不吝啬对他们的表扬,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与他们掌声,给与他们鼓励。让他们找回自信,敞开心扉,做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孩子。在课下,我主动和他们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和他们聊爸爸妈妈,听他们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梦想,听他们讲自己的烦恼。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给予帮助和引导。时间长了,我和他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感,他们对我也消除了戒备。就这样,多一点爱,多一点沟通,让这些孩子变得快乐可爱。
二、圣贤教育,让他们明辨是非
孩子终归是孩子,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更何况是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所以,在平时我会利用课外活动或是晚间活动,让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同时根据规范检查对照自己的行为,监督别人的行为,让他们在规范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学习《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让学生多读成诵,从根本上熏陶他们,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启发孩子的智慧。同时我会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观看网络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类型的节目视频,交流感受,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该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里的留守儿童,我们更不能吝啬我们的爱。我们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是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品德。教师要用不变的爱,对待千面的学生,让留守儿童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 【发布时间】2015/10/16 11:38:10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