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英语兴趣教学
浅议小学英语兴趣教学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十九公里小学 蒋天娥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所处的状态,兴趣更是他们在学习中的直接动力。
【关键词】 基础教育;自信心;学习策略;合作精神
英语教学在小学的课程里面还是刚刚起步,对于它来说,道路还是刚刚开始,前方还有许多的坎坷。如何让它在自己的道路上英姿飞扬?那就要靠我们的广大师生一起来努力、去探索,同时更需要我们的学生在感性认识英语的基础上能够更上一层楼。如何来培养兴趣,在这里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催化剂。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个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如此。爱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的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教师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和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这些十来岁左右的学生感到格外的亲切。若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欢乐带给学生,学生就会格外亲近你,格外喜欢你。这样,他们特别愿意接受你说的话,愿意模仿你的爱好——英语。教师上课要情绪饱满,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关心鼓励,树立学生的信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人们的心理压力小的时候,他们语言学习的效果就比较好;如果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大,甚至紧张焦虑的时候,即使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做练习,但是所学的语言却不会进入头脑,而是被“过滤”掉。因此,学生语言实践的任何尝试,教师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明确的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并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所以现在,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不正确、不流利的句子,而且做到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嘲笑,保护说错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宽容的气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果然,学生们学习英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发言积极热烈,会话表演争先恐后,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气氛。由此不难看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催化剂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所体现的超凡魅力!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 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 化”,教学质量不佳。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创造学习英语文化氛围,让英语学习无处不在。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氛围。在农村,小学生们除了课堂的四十分钟能接触英语,其他的时间几乎都是沉浸在中文之中,用英语交谈可谓少之又少。所以,为了使学生能随时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1.在教室内贴上一些警戒语。例如:保持安静“be quiet”? 保持清洁“keep clean”? 勿忘关窗“don't forget to close the window,还可张贴上英文的作息时间表:
Get up 6:40
Eat breakfast 7:20
Do morning exercises 8:00
2.在教室外,也要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在校园各处插上中英文标牌,如
操场Playground,大树旁Tall? tree,花 园Garden,让学生感觉到英语无处不在。
3、在家也要让学生将自己的一些生活用品用英语标示出来,这样,不 经意间同样会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困难——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困难,教给学习方法,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如记忆单词,可教给学生构词方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归类法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即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先要经过反复认真思考,自己仍弄不清楚的再问,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代俊颖.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之我见.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 (19)
[2] 黄日花. 寓“美”于小学英语教学. 科技信息 , 2014, (11)
[3] 孙守娜.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2014, (06)
- 【发布时间】2015/11/26 17:43:00
- 【点击频次】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