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张文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镇学校 张文晟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水平差,导致很多学生根本不愿上数学课。课堂上气氛不活跃,只有几个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学习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课堂上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教师不要解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把教师真正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就要爱生,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更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认为数学仅仅是枯燥的计算,没有一丝乐趣,更造成了学生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如果能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那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实际操作的战场。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09:36
  • 【点击频次】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