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作者】 高 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子女学校 高 娟

 

  【摘 要】 新课改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入,小学语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发与培养是占据主导的作用,因此,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本文通过在教学中的导入、高效的课堂情境创设、探究式学习活动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年龄段小,学生比较好动,课堂中容易出现心不在焉,坐不住的现象,这种情况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小学教师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导入、情境的创设、探究式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趣味的教学导人,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激趣”性更浓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开场白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效果。因此,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巧妙的设置开场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导入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有趣生动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根据幼龄阶段的特性,由于好奇心强,在导入过程中要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欲望,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并且还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学习《日月潭》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来“激趣”:“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风景名胜吗?你们都有去过哪些风景旅游区呢?它们都有哪些地方吸引人呢?能给大家说一说,分享一下吗?”这时学生们就会纷纷的举手,争先恐后的回答,等到大家讲到差不多的时候,老师要以欣赏羡慕的表情来回答:“哇,同学们去过的这些地方真美,老师也好想去。”紧接着导入今天所学的新课:“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曾经去过的风景名胜吗?”因为接下来的课老师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台湾的一个风景区,那里风光秀丽,风景迷人,而且闻名于世界,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参观,大家想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吗?这时大家就会异口同声的说:“日月潭”,以致老师和学生们达成共识,转移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新课的知识学习之中。
  2.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良好互动,只有这样方能较好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呢?首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其进行互动。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去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滥竽充数》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表演一下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并且以此为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与教师进行互动,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还有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的情境,这时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的盯着黑板,借此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问: “大家知道老师在画什么吗?”“小蝌蚪。”“你们看小蝌蚪一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啊,它们多可怜多想自己的妈妈。那我们现在就去帮助他们干什么呢?”这时学生就会异口同声的说:“找妈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问题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唤起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课文之间的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鼓励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问题的提问来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翠鸟》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讲出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并且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前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和收集有关翠鸟的资料,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与课前收集的资料,以初步认识翠鸟,且意识到翠鸟是大自然保护中的一员,人们应当保护翠鸟。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进行实时提问,以引导学生思考,比如“翠鸟有哪些特点?”“翠鸟有哪些生活习惯?”此时,为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以培养与锻炼,老师先不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查找与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然后我们再继续交流与讨论。”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也越来越普及,由于多媒体技术拥有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性,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合理、充分地设计、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只有巧妙地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善于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喝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的时候,老师课前可以下载一些相关的资料和视频,让学生观看人们在挖井时的艰难,让学生领悟到水的来之不易,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进而让学生理解这一课内容所表达的主旨思想。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特点,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导入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人手,还要利用发达的科技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环境,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10:42
  • 【点击频次】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