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确立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作者】 葛宏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确立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佟江小学 葛宏波

 

  时下,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所以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第一,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决定的。课标中明确写道:“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第二,因为语文学科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听、说、读、写所涉及的,无非是口头或书面语言,说到底就是语言文字,而鉴别一个学生乃至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无非也是看其掌握或运用语言文字的好坏。对于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是“训练什么,怎样训练”的问题。
  那么,依据什么确立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呢。
  首先,尊重学生学习的规律,确立“慢”就是“快”的教学思想,做到一课一得。扎实训练。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每学期教学至少17周,一周最少课时6课时,一课时学一个知识点,一学期就学会102个知识,一学年学会204个知识,小学六年一共1260个知识,这样就会将小学所应该学会的知识,扎扎实实的交给学生。
  其次,掌握确立语言文字具体方法:
  一、依据课程标准确立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课程标准中对每一年段的重点训练内容明确的罗列出来。我们可以结合每课的教学目标及年段的训练重点确立每一课的训练点。如:低年级的训练重点要落实在字词的教学上。低年级运用词语说话、写话,要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而中高年级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则是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落脚点在片段上;高年级则要从篇章入手,关注文中的写法。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落实在布局谋篇上。
  二、依据编者意图。在小语参考书的第一个板块:教材解读中的课文简说中,有对文本的选编意图的说明,这个意图说明中就有对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13课《钓鱼的启示》课文简说的最后一段话这样描述“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抓住课文的这一特点,体会文中的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能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很容易找到文章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即结合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三、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写作的需要。每个训练当中的作文要求。从整体看总要求,再看每一课都有什么特点,结合每一课的训练重点确立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但是每篇文章写人的角度不同,有是通过对话想象人物的心里,有的是通过细节描写来描写人物....如果是对话我们的训练点就紧紧围绕着对话来落实,如果是细节就围绕着细节来落实。
  四、依据目标中的重、难点。这个不必过多描述,直接找到目标中的重、难点解读即可。
  以上是我对语言文字的初浅理解,希望更多的同行能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得到自己的见解。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13:08
  • 【点击频次】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