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让藏区农村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如何让藏区农村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甘南州迭部县电尕学区拉路小学 阿 地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藏区农村作文课堂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提高藏区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积累素材、指导写作、作文批改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提高藏区农村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为藏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 藏区农村;写作困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语文教学目标,指出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更高,藏区农村学生具有比较浅的知识面。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言之无物等情况的发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之一,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引导学生积极积累作文素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藏区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在写作中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无素材可用。其实,素材是可以通过搜集素材来进行积累的[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对生活中遇到的有触动的事情记录下来,并进行思考,写出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以及想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体味人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处可谈。
藏区农村学生可以接触到诸多的生活体验,炊烟渺渺、青山绿水、春种秋实,等等,所有的生活体验都可以成为写作的话题。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去体悟生活,丰富感情,扩充学生的写作领域。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现象后面的细腻情感,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进而开阔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场所,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挖掘,学生主动搜集素材的过程,便是写作水平提高的基石[2]。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记录的形式不限,可以采用故事梗概的方式、成文的方式等,并形成习惯。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作文素材交流会,对笔记本进行传阅,不同学生之间做好相互借鉴,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四,要求学生以“学会生存”四个字进行联想,整合学生平时从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事情,在遇到一些真正的灾难和险情时,应该怎样去应对,并以此进行行文。教师可稍加向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加以引导,如洪水淹没陆地之时,地球毁灭之时或者星际旅游遇难之后,会明显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往往是息息相关的,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同时思考写作的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好阅读的把关者,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避免学生单纯追求情节刺激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应该对学生所阅读的书籍进行把关,选择合适其年龄段的阅读书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丰富文化积累以及知识积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3]。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建立自主互助高效课堂,选择学生自主阅读及直接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不应该采用标准形式来评判,而是应该具有个性化特征。另外,必须要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穿插在自主互助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个性张扬,促进学生的思考行为。
三、做好写作指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写作训练形式,利用多变的写作训练形式改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周记或者日记的方式,同时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训练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写作的语言会更加锤炼。教师还可以选择大小作文交互训练方式,其中的小作文内容由学生自主决定,多是要与课文相联系,能够有效巩固提高教学的效果,还能够进行更深一步的深化,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大作文的训练不应过多,避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还可以使用扩写的形式,设置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扩写,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语文天地一:笔下花生》为例,教师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小档案,然后完成作文写作。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文章主题,练习范文优美的句式和写作手法,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此外,还要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藏区农村地区比较偏远,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想象,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与过去,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孩童自由的天性。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性思维的扩展,促进学生写出具有特色以及新意的作文,能够享受作文。
四、创新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传统的评改作文的方式比较单调,教师一般是对作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评论,主要的关注重点还是放在了写的好的文章以及差的文章上,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局限。教师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采用互评的方式,相互评改,互相进步。教师的评语会对学生的作文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评语应该避免枯燥,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应该不吝夸奖,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在藏区农村学生的作文评改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并存的方法,帮助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找出藏区农村学生作文困境的解决道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生才能够提高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尕藏尼玛. 碰撞中的身份寻求:东纳藏族部落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4:12-13.
[2]石翠红. 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5.
[3]马仲荣. 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16.
[4]拉毛草. 如何有效提高藏区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4(05):68.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13:23
- 【点击频次】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