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
【关键词】 ;
【正文】
一、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 自然 ,充满人情味,能使学生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孩子们容易接受。教师应在《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近课堂。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我们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 name is Chen Jie.”“I’m from China.”“I am ten.”“I am quiet.”“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 等。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This is me.” 等。又如,让学生简单的描述自己的房间或家。“Welcome to my home. This is my bedroom. This is my father’s study. And this is our kitchen.”等。
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fountain, slide, playground, computer room, library, multimedia room等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r.Lu is 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run.”“I like sports.”等。学生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的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二、教学方法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高效的英语学习呢?我们需要积极有效地探索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新途径,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真正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1、运用与生活联系的课堂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方法陈旧,导致教师教得困惑,学生学得被动,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爱好,自然也就很难取得教学的高效益。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如何使课堂教学由单一枯燥的讲解化为活泼多样的表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生的生活,不断充实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因素,使用具有交际性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满足教与学双向的需求。
2、创设与生活联系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
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景中去。在如何购物时,我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 “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 ……,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又如JEFC BOOK Unit 13 Lesson 51 Birthday Party,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异国文化特点,它涉及了英美人民过生日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点,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是初中生乃至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必须了解掌握的。例如:英美人开生日晚会的时间、地点,请哪些人,活动的具体经过,怎么做主人,怎么做客人,送什么礼,西餐礼仪,会出现哪些肢体语言等等,是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同学的“Birthday Party”,创设一个简约、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将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这将更能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生活课堂
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良好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时刻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定要真实地再现生活。英语教学只有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形成融洽、民主、团结和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才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成功。
三、 英语环境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园生活、学习场所的语言标识。如:学校教室(Class X Grade X)、实验室( Laboratory )等牌子用英文书写;教学楼的楼梯上按“first,second,third……”的顺序标上英语,楼梯转弯处标上Be Careful. Keep right.Be polite等;走廊上挂起标英语的宣传画,教室内实物也都用英文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在于形成校园生活中自觉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营造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它不象我们的母语,随时随地都会听到、用到,如果我们只靠每周五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从学生一接触英语开始就给他们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多使用英语。如上学碰到同学、朋友、老师时,主动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Nice to see you, again. Let’s go to school together.”;放学回家,要求学生把每天所学的英语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运用:可以做小老师教爸爸妈妈;可以和别人交谈时适当的夹杂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也可以把新学的单词和句型编成小故事讲给别人听。
3、 制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说出英语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安排English?speaking?Day,并组织英语文化节。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四、综述
所学的英语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也是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实践中学英语、用英语。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英语教育同样如此。
初中英语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初级中学 吴 稚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可是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中规划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快乐,学生是否学以致用一概不知,只要求学生考试得到高分。学生内心对英语课缺乏兴趣,甚至厌倦,这让我们的英语教学变得孤立,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如何让英语教学得到良性的发展呢?我认为就是要把英语当做生活技能来教,就是应该让英语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 自然 ,充满人情味,能使学生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孩子们容易接受。教师应在《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近课堂。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我们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 name is Chen Jie.”“I’m from China.”“I am ten.”“I am quiet.”“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 等。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This is me.” 等。又如,让学生简单的描述自己的房间或家。“Welcome to my home. This is my bedroom. This is my father’s study. And this is our kitchen.”等。
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fountain, slide, playground, computer room, library, multimedia room等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r.Lu is 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run.”“I like sports.”等。学生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这样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的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二、教学方法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高效的英语学习呢?我们需要积极有效地探索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新途径,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真正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1、运用与生活联系的课堂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方法陈旧,导致教师教得困惑,学生学得被动,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爱好,自然也就很难取得教学的高效益。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如何使课堂教学由单一枯燥的讲解化为活泼多样的表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生的生活,不断充实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因素,使用具有交际性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满足教与学双向的需求。
2、创设与生活联系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
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景中去。在如何购物时,我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 “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 ……,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又如JEFC BOOK Unit 13 Lesson 51 Birthday Party,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异国文化特点,它涉及了英美人民过生日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点,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是初中生乃至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必须了解掌握的。例如:英美人开生日晚会的时间、地点,请哪些人,活动的具体经过,怎么做主人,怎么做客人,送什么礼,西餐礼仪,会出现哪些肢体语言等等,是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同学的“Birthday Party”,创设一个简约、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将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这将更能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生活课堂
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良好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时刻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定要真实地再现生活。英语教学只有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形成融洽、民主、团结和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才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成功。
三、 英语环境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园生活、学习场所的语言标识。如:学校教室(Class X Grade X)、实验室( Laboratory )等牌子用英文书写;教学楼的楼梯上按“first,second,third……”的顺序标上英语,楼梯转弯处标上Be Careful. Keep right.Be polite等;走廊上挂起标英语的宣传画,教室内实物也都用英文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在于形成校园生活中自觉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营造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它不象我们的母语,随时随地都会听到、用到,如果我们只靠每周五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从学生一接触英语开始就给他们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多使用英语。如上学碰到同学、朋友、老师时,主动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Nice to see you, again. Let’s go to school together.”;放学回家,要求学生把每天所学的英语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运用:可以做小老师教爸爸妈妈;可以和别人交谈时适当的夹杂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也可以把新学的单词和句型编成小故事讲给别人听。
3、 制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说出英语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安排English?speaking?Day,并组织英语文化节。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四、综述
所学的英语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也是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实践中学英语、用英语。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英语教育同样如此。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13:52
- 【点击频次】526